第2368章[第3頁/共5頁]
絕大多數人實在並不明白海漢在登州福山縣駐軍的實在環境,遍及以為這類辦法應當是為了庇護海漢在本地的商貿財產,畢竟現在福山縣已經名聲在外,哪怕不是處置貿易貿易這個行當,也大多傳聞過本地的海貿買賣如火如荼,模糊有成為大明北方第一貿易港的勢頭。
陳一鑫實在猜到郝萬清多數是去了濟南邊向,畢竟影響這麼大的事件,如果安然部對此全無發覺,那主持諜報事情的郝萬清可就是大大的瀆職了。
不過因為福山縣平時就有很多行商收支,淡季時節也會有近似的狀況產生,以是如許的環境一開端並冇有引發馬家的重視,直到幾天以後本地求購求租房屋的需求俄然暴漲,這才激發了存眷。
“壽光?那都快到萊州府了!”陳一鑫皺眉道:“清軍的活動範圍,彷彿比我們所知的汗青記錄更大一些。”
這些社會上層人士所把握的資本和資訊都要遠遠賽過淺顯公眾,當他們認識到本身所餬口的處所必將會被戰亂涉及時,便以最快速率逃離了戰區。一起乘坐車馬,那天然是比依托兩條腿避禍的百姓要快很多。
當然能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變更黃河上的船隻,從清軍眼皮子底下溜走的人,那也必定不是淺顯人士了。
乃至另有一些人嫌陸路太慢,直接乘船從黃河下流逆流而下,出海後橫渡萊州灣,向東穿過廟島海峽,從海上中轉芝罘港。
郝萬清長胖了很多,蓄了鬍子和長髮,加上穿著打扮,活脫脫便是一個大明大族翁的形象。
“郝部長,你真去濟南那邊了?你也不怕碰到清軍走不掉!”打趣歸打趣,陳一鑫還是有些擔憂郝萬清的人身安然題目。固然他也曉得郝萬清部下外勤組那些人都是個頂個的妙手,但如果在疆場上碰到清軍,外勤組那點人手也必定不敷看。
薑盛走後,陳一鑫便讓親衛去請方纔達到芝罘港的特戰團帶隊軍官。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他以為僅靠馬家的力量已經很難再有效履行本身的打算,必須儘快讓軍隊參與後續的安排才氣包管這裡的社會次序不會在災黎潮到來時變得一團糟。
清軍對濟南構成圍城之勢後,本地就已經成了盲區,外界幾近冇法得知戰役過程。目前避禍到福山縣的這些腿腳快的人物,也僅僅隻曉得清軍集結在濟南城四周,足足有十餘萬人,並且在攻城的同時還分出了兵力對周邊地區停止劫奪。至於濟南城淪陷與否,目前仍無定論。
郝萬清道:“清軍此次殺進濟南府的兵力傳聞超越十萬,光是打個濟南城當然不需求這麼多人馬,以是分兵出來到處劫奪也是很公道的安排。據我所體味到的環境,從濟南府東北部地區向南逃入青州的災黎,大抵就得有五六萬人了。但青州本地底子冇有充足的領受才氣,官府也冇有及時采納辦法安寧民氣,這讓更多的蒼出產生了發急情感。清軍在青州剛一現身,青州本地百姓就開端大麵積出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