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及時雨[第2頁/共9頁]
青島口城中,姚梵坐在院子裡的樹蔭下,閉目想到:“這還隻是膠州一個縣罷了,如果全省96縣我都把信譽社開起來,一年就要墊出來一百萬到二百萬兩,這會把我拖垮的。再說了,全部北方大災,隻救一省一地毫偶然義。”
“店主,這一堆瓜菜能值得幾個錢,您臨走何必還要我們塞人幾個大子呢。”李君手裡拿著一個香瓜,邊啃邊道。
次日姚梵又找到賀萬年。
有的士紳則感覺不必太危言聳聽,此人如許積德,不過是想要做個模樣給丁軍門看,在膠州虧小錢打名聲。這存款的信譽社隻能夠在膠州如許小縣搞一搞,如果擴到州府那般大小的治域,非把他姚梵活活虧死不成,更彆提全省了。第84章安徽會館
“你如何不種點花生?那玩意兒耐旱耐瘠啊。”姚梵道。
“此次藉著幫孫茂文收稅的名義,好好串連起膠州的貧農,敏捷擴大鄉勇團的範圍,併爲將來裁軍打下根本,這纔是眼下信譽社的首要感化。”
“周第四,你明天遵循一戶二斤精白米的標準,帶你們排的鄉勇隊員騎車給泥灣子村和埠頭村的假貸農戶送去,讓大夥嚐嚐鮮。你和你們排的鄉勇隊員們必然跟大師說清楚,這洋精米不要錢,是給大師試吃的,吃得好能夠來我遇春商號買,吃的不好就當我姚梵提早送他們的中秋禮,我祝大師過的歡樂平和。另有,你可彆忘了規律,千萬彆收老鄉的禮品!走的時候,記得幫人把院子打掃潔淨,把水缸挑滿!必然和人家搞好乾係!”
張稅吏收成的是216兩捐派銀子,翟老爺收成的是每個耕戶的賦稅,姚梵收成的是泥灣子村零七碎八的75兩債務,一堆毫偶然義的抵押文書和一堆沉甸甸的民氣。
山東一共96縣,均勻一年上交270萬兩地丁銀,最多時曾經上繳400萬兩地丁銀。
青島口城中,姚梵坐在院子裡的樹蔭下,閉目想到:“這還隻是膠州一個縣罷了,如果全省96縣我都把信譽社開起來,一年就要墊出來一百萬到二百萬兩,這會把我拖垮的。再說了,全部北方大災,隻救一省一地毫偶然義。”
“是,兄弟說得對!前幾天阿誰法商皮門來膠州進貨,看中我們商號的縫紉機,竟然各式挑刺!我理都冇理他,最後這孫子還不是厚著臉皮來買了麼,嘿嘿!不二價!我一個大子都冇給他便宜!叫他裝逼!”賀萬年現在被姚梵帶出了很多時髦的口頭禪。
“姚爺您看,這就是俺的屋子,西麵那兩畝山地就是俺抵押的耕地,俺籌算把上邊一畝地給抵押了,先把秋捐的銀子還上。姚老爺您看,那能值多少?”這個農夫年紀不大,卻已滿臉皺紋,黃褐色的臉寫滿了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