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公債[第2頁/共5頁]
讓人費儘考慮啊。
“人老是會變的。時變事情人也變。之前做大清國的官的時候。常常打交道的都是宦海上人物。現在命既起。少不了跟南邊反動黨打交道。這才明白。宦海上人的設法和在野人士的設法那就是南轅北。”
現在。清朝已經滅。共和zhèng fǔ建立。也要發行公債了。
唐紹儀特地叮嚀車伕將馬車從外灘繞上一圈。一來是呼吸幾口江風帶來的新奇氛圍。二是看看黃浦江上的風景。舒緩一下鬱積在胸中的塊壘。
“前段rì子他還忙通銀行的事。項城命他全權主持公債發行事件以後。他還要交卸銀行的差事。估計還要等上幾天賦氣解纜南行。等他過來主持。我們就不濫充數了。”
唐紹儀與楊度在衙門前分離。帶幾名外務部下員趕去四馬路。本籌算在洋菜館吃了午餐後憩息半晌。但冇等他午餐吃完。楊度便倉促尋到餐廳。拿給他一份通電抄稿。
“這是甚麼?聯名通電?”
實在現在的黃浦江上也冇甚麼都雅的風景。江上除了洋人的船隻以外。剩下的中國船隻大多都是破襤褸爛的帆船。船工縴夫也穿戴破襤褸爛的衣服。和那些穿著光鮮的洋人海員一比。直讓人感到這國力的龐大差彆和百姓餬口的非常艱苦。
“不知熊秉三(熊希齡)何時才氣趕到上海。當年他在奉天做過財務監理。熟諳這方麵的務。財務上事情還是由他來辦為好。你我都是內行。在這財務題目幫不上項城的忙。”唐紹儀了話題。
不過唐紹儀也在這通電上重視到了一個細節。共和軍的總司令冇有在這名通電上署名。
跟從袁世凱多年。唐紹儀自問體味這位袁老帥的行事手腕。但在川西都督的任命上。他卻有些揣摩不透。弄不清楚袁世凱到底想乾甚麼。本籌算拍電報扣問一|。但是細心考慮以後還是棄了這個動機。畢竟通電已經拍發。開弓冇有轉頭箭。如果收回成命。將對袁世凱的聲望形成負麵影響。
上外洋灘上的行人都是行sè倉促。誰都冇有重視到一輛烏黑的四輪馬車正的碾過那儘是車轍泥漿印的柏油馬路。上冇有任何標記。但車裡的搭客卻不是平凡人物。
現在北洋正在大肆擴大分力。冇有氣力就不能賽過南邊的反動派。世凱籌算將北洋軍從六個鎮擴大到二十多個鎮。這個野心勃勃的裁軍打算有很多停滯。兵士的招募軍官的培訓兵器的彌補營房的興建。這些都還是細枝末節。真正的停滯還是這個財務題目。
“戰役罪?這到底如何回事?項城的通電上說。這趙爾巽是陣前背叛。是共和功臣。如何這封通電上卻說。趙爾巽不是陣前背叛。而是城破請降?”
冇有軍費。軍隊就不能擴大。兵和軍官也不能有甚麼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