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袁府[第2頁/共3頁]
世人的焦炙能夠瞭解,那份九江通電一出,連英國公使都派人過來探聽,想探探袁世凱的口風,看看他跟那位“趙總司令”是甚麼乾係,連洋人都起了狐疑,更彆說是那滿腦筋滿漢畛域的朝廷王公了,就連阮忠樞和尹銘綬兩人也有些疑神疑鬼,總覺得袁世凱有甚麼事情瞞著他們,也難怪袁世凱在獲得通電抄稿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扮裝叛逃,連家眷都拜托給了英國人庇護。
“如此說來,那人收回這十足電,必是用心叵測。”阮忠樞算是定了調子。
宦途險惡,宦海中人的座右銘啊。
“你還要問我多少遍?”袁世凱喟然歎道。“莫說是我不認得,便是我的那幫佐僚也冇一小我認得,那小我,就像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一樣,彆說是我們冇傳聞過他的名字,便是朝廷也冇傳聞過,積年呈上來的亂黨魁首,馳名有姓的都曆曆在案,可翻來翻去,就是找不到一個叫‘趙北’的。”
就在袁世凱揣摩著如何應劈麵前危局時,卻聽窗外有人小聲喊了一句:“老爺,楊度楊老爺求見。”
“尹老弟讀得君子書多了些,對民氣險惡看得還不太清楚。”阮忠樞苦笑道。“亂黨既然有那膽量造反,為何冇膽量本身來做甚麼‘大統領’?造反造反,還不是為了他們本身上位?他們之以是推舉袁公出任大統領,恰是擊中朝廷軟肋。現在的朝廷,對漢人的猜忌之心日重,袁公柄政日久,弟子故舊遍天下,推行新政又頗得民氣,建議立憲更是被人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個不慎,便是萬劫不複之了局。自古以來,大臣功高而不賞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現在的袁公,也可當得上‘功高震主’這四個字。袁公請纓出征,卻被不軟不硬的擋了返來,這就是說,朝廷明側重用,實則是到處防備著袁公,怕他擁兵於外,對朝廷倒黴,現在叫袁公代理陸軍部,那是迫不得已,比及將來平了叛軍,便是卸磨殺驢的時候了。”
“那還用說?他發那通電,就是為了害死我!這叫‘捧殺’!”袁世凱冷哼一聲。“朝廷最忌諱的就是有臣子人望太高,蓋過朝廷,這通電擺瞭然是叫朝廷起狐疑。這個反動黨人凶險狡猾,不成不防!趙北,趙北,我算是記著這個名字了。這一次是通電,下一次就不曉得是甚麼了,他們反動黨最善於的便是煽動調撥,然後渾水摸魚,之前他們煽動的是亂民,現在,他們是在煽動那幫旗人,在教唆誹謗,在挑釁是非。我是想明白了,現在這世道是旗人橫行,我們漢人再如何忠心,那也是他們的主子,叫我們做事能夠,但要把權交給我們,那是緣木求魚。客歲一進京,我就曉得聖眷衰了,現在我意已決,等這事了了,我便去官回籍,做我的釣翁漁叟,這大清國誰願保誰去保,我是不操那份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