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1985我來自未來 - 第83章 及時雨

第83章 及時雨[第4頁/共9頁]

姚梵算了算,此次秋捐,膠州接到的各種滾單一共3300兩,此中一大半,約有2100兩是實收了上來,剩下一小半1200兩是靠了本身存款墊上的。

遇春商號!遇春農業信譽社!姚梵姚店主!膠州仁義郎!膠州及時雨!仁義傳天下!信譽滿齊魯!

姚梵盤算主張,展開眼,從竹涼椅上站起來。連日的下鄉馳驅,讓他身材有些怠倦。

……………………

就按270萬兩計算,僅僅這地丁皇稅攤到山東96縣的每個縣頭上,已經是兩萬八千多兩。彆的另有各種槽銀、皇莊官地的租課、冗賦等等,這些是國稅,要進國庫的,膠州天然跑不掉。

實收的2100兩中,僅僅即墨五大師在膠州的田莊就交了1100兩。其他則是從小地主、富農、中農、貧農處收來。

“貨運繁忙他們趁機加價,這也普通,隻要不過分度,能夠滿足。”

山東一共96縣,均勻一年上交270萬兩地丁銀,最多時曾經上繳400萬兩地丁銀。

“姚老爺您祖上必然是積善性善、大慈大悲的朱紫!有您這句話,俺感謝您了!俺一家都感謝您了!感謝姚老爺!感謝!栓子,出來給姚爺磕個頭……”農戶都不大會說甚麼動人肺腑的演講,隻是純真的表達著對姚梵的一腔好感和熱忱。

姚梵大略估計,即便不算膠州本地衙門的苛捐冗賦,光是收皇糧和下級單位下發的滾單,膠州一縣一年就要上交約莫四到五萬兩銀子。如果遵循三分之一存款的話,本身一年要墊上一萬多兩,如果來歲開端進入水災岑嶺期,百姓顆粒無收,那本身起碼要墊上一大半。

另有的士紳說姚梵是天賦,不動聲色的把一群窮鬼的地卡在了手裡,此後儘能夠高價賣給其他鄉紳,或者租給佃農,至於那些簽了條約的長工,必定是要賣去南洋當豬仔,傳聞那些豬仔都是在外洋的礦裡當牲口用,乾到死為止。一來一去,這姚梵賺大了。

這農戶的眼睛亮了,打動的笑著,皺紋把眼圈都擠成了三角型。

“萬年,現在海邊那塊地我已經平整出來了,正在挖船廠,轉頭要有賤人探聽,千萬彆說是船廠,就說是補綴漁船的避風水槽,他們愛信不信吧,你嘴要把好門……”

當初李鴻章建議淮軍將領出資扶植一個安徽籍官紳商賈的駐京辦事處,因而就有了安徽會館。

“行,有你盯著,我很放心。船埠的搬運工不肇事了吧?”

當初李鴻章建議淮軍將領出資扶植一個安徽籍官紳商賈的駐京辦事處,因而就有了安徽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