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八零年代致富記 - 第17章 賺錢(一)

第17章 賺錢(一)[第2頁/共4頁]

她在江州上了四年大學,談得上熟諳。雖說當時她隻是一個淺顯的大門生,可四年的時候也逛過很多處所,起碼在心機上有一種熟諳感和靠近感。江州靠近港澳,自從鼎新開放以來,那邊湧入了大量來自港澳和外洋的商品,和海內大部分都會到處都“一片黑、一片藍”的氣象分歧,江州的街頭早就已經效仿隔壁的港澳,呈現了花花綠綠的各式打扮,能夠說走在天下的潮流前線。

喂招拆招,都是套路啊。

剩下的錢該如何措置,她連續思慮了好幾天。最保守的體例當然是存進銀行,八十年代中期,銀行的利率很高,有百分之五六個點,但馮笑笑記得,到了八十年代中前期的通貨收縮嚴峻,貨幣貶值非常短長。這些錢如果一向存在銀行,到了九十年代起碼會貶值一半。

捲菸1條本錢價100

“你叫誰大姐呢!”馮笑笑內心有些不爽,瞪了他一眼:“不要、不要。”

出了火車站,“飛馬市場”就在馬路劈麵,這是一幢建於七十年代末期的六層樓的“大廈”,在四周目可及處的幾近是最高修建,從八十年代開端,飛馬市場就成為天下打扮批發的中間,即便在2016年如許的市場在天下已經各處著花,飛馬市場仍然每天還是熙熙攘攘,承擔了半個南中國最大的打扮買賣中間的角色。

她走出來,環顧了一圈,問:“老闆,你家的喇叭褲、健美褲如何賣?”

整整坐了一夜火車,終究熬到了江州,一出站,江州的氣象和她印象中也差了很多。車站前的大樓上掛著粗字體的大幅告白牌――產品是輪胎、白酒、飲料、保健品,車站前的馬路並不算非常寬廣,兩旁也隻聳峙了幾座七八層高的樓房,大多是矮層修建。小轎車不算多,偶爾路過幾輛大辮子電車和公交車,到處是騎著自行車和走路的行人。

老闆目光流轉,笑了笑,暴露一臉心照不宣的“本來是懂行的”神采。“小女人,你年青悄悄如何這麼狠,這麼講價我冇賺頭啊!我看你長得這麼靚女,二十塊一件給你啦,虧蝕啊虧蝕啊。”

(1984年12月)

她這才發明本身冇吃午餐,俄然很記念母校江州大學西門的小吃,想來本身從畢業以後就冇有回過母校了,之前在黌舍的拍照展上看過黌舍的吵嘴老照片,但八十年代的江州大學究竟長甚麼樣,她不由感到有些獵奇。

健美褲20件本錢價300

男女式皮帶10條本錢價100

她曉得飛馬市場不成能走的正規的入口渠道,更不成能是走黑貨――這個年代私運特彆嚴峻,但大多是私運初級的消耗品,從冇有傳聞過私運打扮的,她鑒定這不成能是香港真貨,估摸著大抵是江州四周的小廠子出產的仿冒貨,但看針腳做工和用料,質量還算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