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和親公主[第2頁/共3頁]
為了收羅隋王朝的遺臣遺民,武德三年(620年),義成公主派人到河北農夫叛逆兵竇建德處把楊廣的蕭皇後迎到突厥。蕭皇後是楊廣的遺孀。楊廣一死,她先落到宇文明及手裡,厥後,被農夫叛逆魁首竇建德領受。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義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來要人。竇建德不敢獲咎兵強馬壯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將蕭皇後及其小孫子,送給了義成公主,彆的。還帶上了暗害楊廣的叛臣——宇文明及的腦袋。
頡利可汗之以是一再攻唐,這是因為:第一,義成公主及公主弟楊善經的一再勸說煽動;第二,頡利可汗勢大野心也大;第三,李淵建唐在突厥民氣目中不是正統。李世民就非常清楚地熟諳到這一點,直到貞觀四年(630年)正月他還說:“天下未一,人或當思隋。”
雁門之圍解了以後,楊廣與十月初三回到東都洛陽。顛末這事以後,東突厥與中原大隋王朝的敵對乾係公野蠻了,並開端冇有顧忌的出境打劫重新成為了大隋北方邊疆的大患。為防備突厥的打劫,楊廣下詔任命能征慣戰的名將王仁恭官複原職,領馬邑太守。他一到任就碰到了始畢可汗親身帶領幾萬鐵騎入侵馬邑。
同年,義成公主與處羅可汗又把原隋齊王楊晾的遺腹子楊政道立為隋王,還把戰亂期間流亡到突厥的萬餘中原人送給楊政道,並遵循隋朝軌製,建立百官,彷彿又是一個獨立的小王朝。武德四年(621年),義成公主和處羅可汗又想篡奪幷州,讓楊政道居住,突厥大臣多數覺得不成,紛繁勸諫,處羅不聽,說:“我父失國,賴隋得立,此恩不成忘。”但將要出師時便臥病不起。義成公主“餌以五石,俄疽發死”。
在北方少數民族看來,如果能夠獲得中原王朝的公主,實際上也就獲得了中原王朝在政治、軍事和交際上的支撐。啟民可汗再次與隋和親後,很多部落紛繁向他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