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唸書[第1頁/共5頁]
崔夫人定定地看著阿燭,她曉得阿燭的身份,曉得她是江州牧的掌上明珠,哪怕這輩子不嫁人,也有底氣肆無顧忌、快歡愉活地過完這平生。
宋枝枝溫聲細語道:“你吃得完。你早上隻吃了一個燒餅,必然早餓了。”
崔夫人悄悄一笑,鬆開了手,柔聲道:“雪下大了,快歸去吧。好孩子。”
客歲夏季,青山書院製作完工,阿燭就立馬寫信給家人朋友們報喜。奚常倒是很給麵子,帶著百裡夫人過來親身道賀。豫章郡的小娘子們,另有戚真兒,因著都定了婚事,不好過來,隻讓人送了薄禮。
阿燭問:“已經定下婚事了嗎?”
簾子被放下,裡頭穿出壓抑的咳嗽聲。
崔元曦自但是然地走到阿燭身邊,就見阿嬋已經緊緊握住她的手,滿眼的靠近依靠。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君不見城上日,今暝冇儘去,明朝複更出。”
雖臉頰稚嫩,但神情尤其當真。
山中不知光陰長,深雪覆蹤跡,枯枝碎葉,獨剩寒涼。
暖玉悄悄地躺在手中,源源不竭地給她注入力量。
大雪封路,將近半個多月,崔夫人母女纔回到家中。
“你們有宋家、九江奚氏作依托,長輩刻薄,兄弟幫扶,便是一輩子不嫁人,今後也冇人敢欺負。但是、但是十二孃不一樣。”她哽咽道。“我如果走了,清河崔氏不會有人在乎我的孩子,十二孃就真的孤苦無依了。”
崔元曦看她一眼,輕聲道:“阿燭,家中來信,我和阿孃明日便要歸去了。”
但是,如許的坦白,對崔元曦來講,真的好嗎?
“阿姊,我已經懂了。”阿嬋拉著阿燭的手,仰著腦袋,有些害臊,但更多的還是等候阿燭的表揚。
這是宋枝枝最悔怨的一件事。
宋枝枝握住她的手,牽著她,就如同疇前她拉著她在長廊奔馳普通。
阿燭喃喃道:“我感覺,崔姨母彷彿有些不對。”
崔老夫人拄著柺杖,瞥見她們母女,便是當頭嗬叱道:“一個枝清河崔氏的當家主母,一個是清河崔氏的貴女,不好幸虧家待著,卻跑到外頭去,也不嫌丟人現眼!”
這是一個翁翁,對兩個孫女最渾厚的祝賀。
崔夫人的話,如何這麼像遺言?
崔元曦道:“再背一會兒。”
阿嬋舉手,“夫子,我來。”
崔元曦叮嚀道:“阿孃既給了你,你便好好佩帶。我們……來日再見。”
崔元曦冷著臉,道:“誰是不三不四的人?”
在這裡待了幾日,崔夫人的表情都開闊很多。
如果能夠,她真想將他們一併都帶走。
是希世罕見的珍寶。
清河郡。
崔夫人喃喃道:“崔氏,這個吃人的處所,困了我一輩子。一輩子啊。”
“阿燭!”崔元曦忍不住挽開簾子,瞥見她手中的暖玉,倒是不驚奇,反而另有些歡暢,“阿孃把她的玉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