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

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1頁/共8頁]

“大和尚,如許說百姓又聽不懂了,能不能如許解釋,何為滅度,使他離苦得樂,進入涅盤,這恰是佛陀的心願地點。佛陀這句話意是度了便度了,內心頭不能說我度了多少人,那怕救了世上統統眾生,心中一概不留,這就是菩薩道。大和尚,我解釋得對不對?”

因為上麵新的題目到臨。

“鄭施主,不成。”

富弼聞聽後,俄然笑了

恰是燕尾寺的侵田圈田受秋潦之害,淹死的三名百姓家人。

鄭朗又說道:“佛告阿難,疇昔無量不成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流間安閒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人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活著傳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齤民說經講道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樂開解,尋發無上真正有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這就是你說的彌勒菩薩棄國捐王來源?”

“大和尚,為甚麼金剛經是萬經之首,一是因為它儉樸無華,更靠近佛陀的本心,二是它說了一句,統統賢聖,皆以有為法而有不同。何謂佛法,六合萬物運轉的至理便是佛法,統統是佛法,儒家是佛法,道家是佛法。反之,佛法是儒家,道家是儒家。

“他們扶養的是佛陀,此生雖苦,來生會有好報應。”

這些和尚們不能答覆。

“有何不成,你剛纔不是說,此生雖苦,來生會有好報應。”

為甚麼信賴佛教,恰是因為佛祖神通泛博。鄭朗兩段話卻毫不客氣地將佛祖拉下了凡塵。與平常百姓一樣的本領,誰信賴。哲學家,中國還少嗎?諸子百家,順手翻一翻,就能翻出一個巨人出來,為甚麼要信胡人的宗教?

“佛祖又是如何說的?”

說得好啊,以是金剛嘉獎了。

鄭朗曲解了一部分,曉山也曲解了一部分。但理在鄭朗這邊,鄭朗也冇有追逼下去,持續道:“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天下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當作何解?”

曉山歎了一口氣說道:“杭州府已經訊斷,補償了你們財帛。”

“你是輕瀆律陀!”

鄭朗再次一笑:“也能算是扶養與佈施,梵學說佈施,彆名曰三體輪空佈施,第一種財施外物,象佈施金財帛物,又叫外佈施。第二種如知識通報、聰明開導等,又叫內佈施。第三種叫恐懼佈施,如救苦救難,普渡世人。阿彌陀佛丟下國王的位子削髮為比丘,也能算是一種扶養與佈施。但他隻是丟棄了國王的王位,並不是將全部國度的財產捐給安閒王如來,是不是?”

這豈不恰是中庸的一種?

不但要出世,比維摩詰經更進了一步,要出世,要著相,要忠孝,要戰役,要做功德。

“我輕瀆佛陀,具聽,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佛祖活著間時,並不能騰雲駕霧,以是光著腳化緣後,腳踩在泥巴上,要洗腳,這纔是真正的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