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戰略[第2頁/共3頁]
李破腦海中閃現出吐蕃的名字,可離著太遠,現在不如何好動手,程知節阿誰大鬍子,現在竟然還在伏俟城逗留,涓滴也不睬解君王的焦心,真是該死。
以是臣以為,不忙為新羅張勢,先行增兵於百濟之地,收伏本地部落,賜封其貴姓,使其知大唐之仁德,而非服新羅之服飾。
人丁,還是人丁啊……
不過明顯兵部的這些人已經商討過此事了,兵部侍郎竇軌接茬便道:“臣也覺得如此甚好,那邊三國爭強,與我無益,即便滅高句麗,也當存有三國,不能令一家獨大。
臣下們的建議很中肯,可李破對戰事向來都有本身的觀點和瞭解。
想著想著,李破的表情逐步暢快了起來,動機通達很多。
本來李破的籌算是找準機會,讓李靖領兵給突厥幾下,可現在局勢如此,跟著大唐計謀方向的轉移,隻得彆的籌算一番了。
那是李破命何稠給兒子籌辦的法術利用題,對於任何孩子來講,這都是惡夢普通的存在……
溫彥博看了看那兩位,覺著他們所言甚有事理,他不是剛強己見的人,立馬轉了彎,“臣覺得尉遲尚書,竇侍郎所言有理,那漕運之事儘可緩一緩,恰好本年要疏浚河道,倒是能容出一段時候來的。”
“臣聽新羅來人說過,他們盤據已稀有百年,比如漢末之三國,來往撻伐已久。
等溫彥博等人走了,李破在太極殿中又溜起了圈子。
李破樂嗬嗬的瞅了眼傻兒子,內心給他默哀三秒鐘。
突厥人較著比新羅和百濟更有威脅,唐軍在半島上大戰幾場,足以震懾宵小,十萬人上島會吸引高句美人的目光,豈不是為突厥做嫁?
這些事必然要做好萬全的籌辦,兵部的人大多出身軍旅,不會不明白助朕掃平天下的將士們所思所想,莫要讓他們寒心。
李靖此人在軍政兩事上都極有建立,是這個期間出將入相的典範人物,你隻要給他以全權,他都無能的有聲有色。
早晨回到後宮,先把兒子叫過來瞧了瞧他的課業,李原前些日玩耍的很嗨,落下很多負債未償,被教員打了一頓手板,本日又遭父親提審,算是完整蔫了下來。
又該到了用到老丈人的時候了,李靖治政江右已有三載,可謂是漸入佳境,用起來確切很令人放心。
如此分而治之,再揮兵北向可也?”
………………
倭國……彷彿披髮著誘人的香氣,擺在了那邊,更加可喜的是,他們的水軍在海上被大唐給全殲了……
今百濟一除,南邊隻剩新羅一國,大唐若助其攻高句麗,一旦勝利,占有南北之新羅又與高句麗何異?
先至新羅,南下上島,這是新羅人和倭國人走通了的海路,應當不消擔憂甚麼神風作怪,十萬人足以把倭國抹掉,免得在將來噁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