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章百姓[第2頁/共3頁]
厥後匪患漸絕,北五原那邊的突厥部落也不見了蹤跡,徐世績和他的部下們無聊之際,便把心機用在了種田上麵。
夏天裡岩綠城外一片綠油油的氣象,成片的地步環繞著岩綠城展開,岩綠城在這裡就和中原要地的村莊一樣,城中的百姓會到城外來耕耘,晚間則回到城中居住。
岩綠城的駐軍也有屯田,春季收成下來就會用作軍糧,隻不過朔方的地盤還是過於瘠薄,秋獲不能完整補足軍需,還得從南邊運送過來一部分。
隻是光陰還短,看不太出來甚麼,臣隻是感覺此為悠長之計,乃朝廷之善政,應當在邊地實施,當可為鎮軍是輔也。”
幫忙百姓修建水溝,隻元貞五年就打了上百口水井,處理了大部分百姓人家和朔方駐軍的吃水題目。
李破笑道:“卿也不消過於謙遜,朔方百姓未幾,就算設下折衝府,也不能有助於軍事,不過朕取的是卿為民之心。
到了元貞七年,岩綠城四周實在已經成為了長城北側最合適商隊休整的落腳點。
甲士保家衛國事該當應分的事情,朕設下折衝府也恰是想讓府兵人家曉得這個事理,可百姓纔是底子,冇有百姓,其他都是空中之閣,無根之萍罷了。
也就是說岩綠城的位置不太對,作為軍鎮倒是合適,可想做點彆的甚麼,真的是難上加難。
…………
以是能為朔方百姓做些甚麼,你這個守臣就冇白當,既然卿有這一片為民之心,朕就成全於你,在朔方設下兩個折衝府,卿看如何?”
自古以來,能在本身掌權的時候,在本身得益的同時,還能想著,或者才調上充足讓治下的百姓過的好些的人,那便能夠說的一個不錯的掌權者了。
厥後徐世績回京述職,曹昉領受了朔方兵權,也冇操心本身想甚麼新體例,隻是蕭規曹隨,儘量想讓大師在這裡過的舒暢一些。
不過現在夔州的折衝府多有蠻人充之倒是真的,這兩大哥軍歸田,到折衝府中任職的越來越多,練習府兵,跟他們講些事理……
而他宇文鑊本日又來到了朔方,可見是天意如此,老天爺是把功績交到了他們兄弟的手裡。
以是當初屈突通上請設折衝府,以製府兵之策,朕和朝臣商討了一下,便都大加附和。
宇文鑊道:“夔州的蠻族不算多,當年都是從南邊流竄過來的,之前夔州設下了兩處折衝府,比不得蜀郡,地廣公眾,設有七個折衝府。
有點可惜的是,從五原城出塞,走岩綠城到九原不如顛末靈州北上來的便利,從岩綠城到榆林這一段路太難走了。
“卿在夔州做的不錯,嗯,南蠻就是邊地之民,那邊的折衝府設下有兩三年了吧?看模樣有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