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第三鎮統製之爭[第2頁/共4頁]
不過他也有著彆人所不具有的前提,那就是第三混成協就是他一手建立的,也就是說將來的這個第三鎮就是他編練起來的軍隊,袁世凱不成能忽視這個身分的。
北洋這體係如果說袁世凱決定的是各鎮統製人選,那麼鎮部屬的協統、標統、管帶之類的大多都是各鎮主官決定,當然協統人選袁世凱偶然候也會親身決定,不過大多時候還是會參考各鎮主官的定見。
如果說之前趙東雲的資格,職位比較低不敷以爭奪一鎮統製職位的話,那麼顛末這幾年的生長,特彆是在第三混成協打下的深厚根底,已經足以讓趙東雲插手第三鎮統製之位的爭奪中來。
趙東雲強忍著臉上的憂色,然後襬了擺手:”都是自家人,都不消客氣了!”
對於這些軍隊的主官人選,趙東雲早些時候已經有了腹案,起首是騎隊第三標,這個不消竄改,持續用孟恩遠便可。炮隊第三標的話,原有炮隊第三營管帶劉廷貴才氣還算不錯,能夠提起來任職炮隊標統。
從客歲開端世人爭奪右鎮翼長之爭、夏天的第二鎮統製之爭到明天的第三鎮、第四鎮統製之爭,北洋內部派係的爭鬥一向就冇停下來過,乃至有越演越烈的態勢。
袁世凱向清廷力圖軍費以擴編四鎮的時候,北洋內部也是因為擴編四鎮激發了大動亂,就和本年夏天建立第二鎮的時候一樣,無數人的眼睛緊盯著這一次新建立的第三鎮以落第四鎮的諸多位置。
而袁世凱上奏章的同時,來自練兵處的正式任命電報也已經到達了錦州!
說自從玄月開端剿匪以來,不但錦州百裡內匪患滅儘公眾安居樂業,更讓兵士們獲得了戰役經曆,第三混成協戰役力大幅度進步如此。然後又說自從督辦錦州防務以來,已經修建鬆山、錦州、翠岩三大防地,如遇俄兵來攻,必當拒敵與遼西走廊以外。
以是安排他升任第五協協統的話也就順理成章了!
除了那篇長的嚇人的請恩折外,另有一份擴大北洋四鎮之詳細章程,此中最為首要的就是四鎮統製主官的任命!
十八號,朝廷正式批覆了袁世凱的四鎮裁軍打算後,袁世凱就是再一次上了兩道奏章,第一份乃是為北洋各將請功升官的摺子,上至段祺瑞、馮國璋等大佬,下至曹錕、王占元這些中層軍官,幾近包含了統統北洋現役中初級軍官,天然也少不了趙東雲的名字。
這裡得說一說,袁世凱並不是要求朝廷批準這一份北洋新軍各部主官的任命,而是奉告,這裡頭辨彆是非常大的,前者代表朝廷另有才氣掌控北洋新軍的人事權力,而後者則是代表袁世凱掌控了北洋新軍的人事權力。
這類環境如果是放在上半年之前,是決然無能夠呈現的,因為阿誰時候趙東雲還是段祺瑞部下的人馬了,但是本年夏天因為第三混成協的建立,導致段祺瑞掌控右鎮的慾望落空後,他們兩人的聯盟乾係能夠說已經是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