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九章 妥協和人才[第2頁/共4頁]
這個近似於減弱版內閣的機構,以是這彆看裡頭辦公的秘書還掛著一等秘書、二等秘書的名頭看上去隻是個拎包的,但在外人眼中,他們已經是中樞要員了,乃至給麵子的話還會客氣喊一句‘樞密’。
和參謀處知名無實比擬,秘書處倒是實打實的實權機構,特彆是裡頭的十二個一等秘書,每天的事情可不是給趙東雲拎包,那些是二等秘書的事情,這些一等秘書的首要職責還是賣力措置近乎海量的軍政事件,對上麵諸多部分遞交上來的各種陳述先行判讀,然後擬出答覆定見,再轉呈趙東雲批閱,然後這些公文會再由秘書處轉交各部分詳細履行。
前文說過,趙東雲搞出來的這個秘書處並不但僅是個秘書機構,而是具有票擬權力的機構,並且不但僅措置文官體係裡的政務,並且軍務也會措置,大抵上趙東雲要做甚麼事,他們就能做以及需求做甚麼事!
袁金愷,奉天遼陽人士,前清秀纔出身,庚子年後在奉天組辦過處所團練,1903年後投身趙東雲帳下,其資格固然不如楊德彪、林永權等人那麼深厚,但也是趙東雲帳下的資深幕僚之一了,1904年出任錦州警務提調,1905年調任秘書處任職二等秘書,1906年初升任秘書處任職一等秘書。
這幾天裡,來求見熊希齡的人多了去,有來援助他的,也有勸說他以大局為重的,不過這既然是一場政治博弈,那麼熊希齡天然也是得把辭職做全套了,以是很多時候都是以閒居不見外客為由回絕見大部分人的,未幾少部分首要的人他還是會晤的。
在趙東雲的表示下,袁金愷居中調和,總算是把這初次文武之爭給壓了下去,軍方被迫放棄了短時候內建立一個步兵師的打算,而是接管了慢慢擴編的打算,財務局那邊固然還是財務嚴峻,但是不消一下子拿出好幾百萬也不至於讓財務局一下子停業。
在這類環境下,如果熊希齡撂擔子不乾,趙東雲一時候內還真找不到合適的人來辦理財務,頂多就是讓趙鄂或者周自齊或者乾脆讓趙東平上去,這幾個月去辦理財務局的話就是屬於典範的趕鴨子上架,彆希冀他們能夠和之前的熊希齡那樣在龐大的財務缺口環境下還能支撐下去了。
比如說這個袁金愷!
段芝貴本來就和王英楷乾係不如何樣,這一次天然在打壓之列,以是和很多北洋人一樣,打起了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心機,這偌大一個北洋又不是隻要你王英楷一家,東邊另有趙東雲呢,再不濟另有南邊的段祺瑞和王士珍呢。
“唉,不管甚麼時候,人才都是最貴重的啊!”看著外頭的春雨濛濛,趙東雲歎著氣,背麵的袁金愷道:“現在我們這邊的財務人才的確是完善了一些,不過我聽聞財務局另有工商局那邊還是好幾個才氣不錯的,大帥大可不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