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 重炮和炮戰[第1頁/共4頁]
至於120毫米的加農炮乃至150毫米的加農炮,這些射程是夠了,但是也重的要死,在平原地區還好,但是中國的西部和南部都是多山地區,離開了鐵路這些五六噸乃至十噸重的火炮底子冇法矯捷。
至於其他的那些火炮,比如德國克虜伯廠大力保舉的120毫米野戰榴彈炮乃至150毫米的榴彈炮,另有其他的120毫米加農炮,150毫米加農炮就是被趙東雲所回絕,來由很簡樸,那就是他們要麼射程不敷,要麼實在太重倒黴於在中國的掉隊交通環境下停止矯捷。
這款1904年型100毫米加農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一萬兩千多米,其重量隻要兩千八百公斤,對於當代中國的交通而言,勉強能夠接管。
起首出場的天然是馬隊和步兵軍隊,不過很快兩邊陣地上就是升起了炮兵較射氣球,兩邊的七十五毫米火炮開端發射練習彈,為火線的步兵們供應保護。
最快更新,無彈窗瀏覽請。
不過很快,疆場的更火線又是升起了一個龐大的炮兵較射氣球。
方壁永也及時對趙東雲講解著:“那邊就是重炮營的陣地,他們已經升起較射氣球,估計不消多久就能夠肯定射擊諸元了。”r1058
他的來由很簡樸,那就是在各**火商所供應的統統射程能夠達到一萬米以上的各種加農炮裡,這款火炮口徑最小,重量最輕,嗯,代價也是最便宜的!
比如說每分鐘十六發速射的德國88毫米速射野戰炮,這速射是短長了,但是射程隻要七千五百米,還不如趙東雲現有設備的75毫米野戰炮呢,底子起不到壓抑敵軍75毫米火炮的感化,並且還貴的要死。
趙東雲麾下的三師五旅滿編後,迫擊炮就不說了,單單是75毫米的傳統身管火炮就有十四個炮虎帳,加上備用的火炮就足足有兩百多門。王士珍和段祺瑞他們固然冇有那麼多,但是多則百餘少則數十是必定有的,可比南邊聯邦的炮兵軍隊強多了。
但是奉軍如此多炮兵軍隊,裡頭具稀有十名中級炮兵軍官,他魏安坡倒是擔負了獨一個一個重炮營營長,這如果還算不上重托那麼甚麼纔算是?
瀋陽南郊虎帳,這裡駐紮著奉軍大量軍隊,有第十師的兩個步兵團,一個炮虎帳以及馬隊團。和西郊虎帳裡駐紮的一個巡警團、一個陸軍步虎帳工程構成了瀋陽的首要控衛力量。
而當時趙東雲手底下也冇有長途重炮能夠直接敲掉馮王兩人的炮兵軍隊,以是當時的趙東雲就是想著看看能不能購進一些長途重炮,不為彆的就為了今後打掉仇敵的炮兵軍隊。
客歲趙東雲率部打擊京師的時候,固然各方麵打的順風順水,但是卻也吃了很多的虧,比如火炮上,當初固然趙東雲所部設備了很多火炮,並且另有大量的迫擊炮,可謂是占有了火炮上風,但是人家馮國璋和王士珍手底下的炮兵卻也不是吃乾飯的,大量的炮擊賜與了打擊的奉軍極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