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迂迴和勝利[第3頁/共4頁]
如許一來,皖軍擺設在馬鞍山一線的第二十五團三個營都已經是被接踵擊潰,這也就代表著短時候內正在渡江的奉軍已經不會再遭碰到敵軍的反攻和反對了。
在隨後的兩天內,潘巒清的任務是非常艱钜的,固然說第三十三團已經順利擊潰了敵軍一個團,但是從團體上而言,這並冇有減輕第十七旅所麵對的諸多困難多少,因為第十七旅所麵對的仇敵本來就不是戔戔一個皖軍的營或者團,他們要麵對的是一全部兩江第七師。
因而乎就是呈現了現在這類環境,皖軍前去反對的阿誰營在快速矯捷中,很快呈現了防地上的空擋,而這類空地在普通軍官眼裡或許冇有甚麼,但是對於戰役經曆豐富的奉軍第三十三團的火線批示官們而言,這毫無疑問是極好的機遇。
如果說之前的雙剛正麵牴觸乃是一場都在兩邊預感以內的遭受戰,那麼這一次兩邊迂迴和反對軍隊之間的碰撞,能夠說是出乎了皖軍批示官的預感以外的。
第四軍高低一片忙綠之際,在當塗縣城的兩江第七師也是收到了奉軍大量軍隊在馬鞍山登岸的動靜,而半個小時後,第七師的一個團就已經是告急奔赴馬鞍山,隨後更多的主力軍隊以及火炮,輜重等軍隊也是快速趕往馬鞍山。
短短兩個小時內,皖軍的反對軍隊中,就已經有兩個步兵連被完整擊潰,而剩下的兩個連更是冇有體例去反對奉軍第一營的打擊了。
當如此戰術前提下,奉軍用於打擊包抄的兵力已經是高達三個連,而包抄圈裡的不過隻要一個連罷了,如果說奉皖兩軍的兵力在相稱之時,皖軍第七師還能夠勉強對抗,但是在數倍兵力差異的時候,彆說是兩江第七師了,就算是第四師過來一樣扛不住。
之前的滁州戰役就是非常較著的證瞭然這一點,麵對第三師第六旅建議的迂迴打擊,固然段祺瑞派出了第七旅一樣迂迴反對打擊,導致了皖軍第七旅和奉軍第六旅狹路相逢,成果如何呢?
麵對皖軍在行進途中俄然的進犯,兩江第七師的反應固然也充足敏捷了,但是一步錯就是步步錯,他們一開端犯下的戰術弊端是冇有那麼輕易被彌補的。
為甚麼江北火線的奉軍本身兵力處於優勢,但是還是能夠主動建議打擊呢?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各種迂迴打擊,奉軍中固然有善於正麵衝破的第十師,但實際上奉軍很少玩正麵衝破戰,根基上都是玩迂迴為主。
“現在第一營已經順利擊潰敵軍,讓第二營也加大守勢拖住他們,明天我要讓他們都走不了!”方慶坤現在的表情很好,順利擊潰敵軍一個營,那麼就代表著起碼已經擊潰了敵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如許以來,己方就是真正的占有了兵力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