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選址建廠[第2頁/共4頁]
這像是愛情嗎?她不曉得,隻是她很必定這絕對不是書籍上的那種愛情,因為他連一句和順些的話都冇對她說過,更彆論那些喜好,愛不愛之類的,而她也冇有書上說的那些甚麼心動或者臉紅之類的環境。
把廠址選定了後,福元機器廠那邊的事情也差未幾忙完了,剩下的建廠事件固然煩瑣,但是也用不著趙東雲操心甚麼了,天然有福元機器廠的一群人去措置,要不然花那麼多錢禮聘他們做甚麼啊。
機器定好了,但是這個時候廠址還冇有選好了,而這也不是趙東雲本身一小我能夠決定的,因為本質上來講這家福元機器廠算是北洋個人企業,必須參軍事、政治上為北洋個人辦事,以是選址題目就得從全部北洋高度去考慮了。
不過天津到底是租界太多,以是最後還是挑選了交通便當的唐山,依托唐津鐵路能夠高效的入口設備、質料同時向外運輸成品軍器。
第二大股東則是投資了十萬占有了百分之十股分的洪旭維名下的鼎盛票號,而剩下的其他股東所持有的股分都是在個位數,彆的值得重視的是北洋的二十餘名高官固然每小我隻拿了幾千或上萬不等,但是他們加起來投資也有八萬多兩,固然投入的錢比鼎盛票號少的多,但加起來一樣占有了百分之十的股分。
最後又是爭辯了幾天,目睹著機器設備都已經在德國那邊開端裝運了,這邊連廠址都冇選好天然是不可的,以是最後袁世凱還是考慮到了貿易化的做法,表示能夠設立在唐山。
如此福元紗廠就湊足了三十一萬兩現銀,固然這個數字還達不到預期總股本的一半,倒是拉投資是不能這麼算的,因為是福元紗廠先辦的福元機器廠,先人要投資的話可不是說給多少錢就給多少股分,而是一個個談,並且在吸納投資的時候是溢價吸納。
而趙東雲則是大老爺一樣,躺在躺椅上,接過冰鎮的西瓜咬了一口後道:“這個夏天可真熱!”
“除了我從家裡帶來的十五萬兩外,加上你保定府上拿出來的一萬兩現銀,總計十六萬兩銀子投入了福元紗廠,如此福元紗廠的股本便分為我趙家四房共有了!”趙晨亮如此說著:“當然大頭還是你三房這邊,占了七成股,大房占了一成三分股,我這邊三房占了七分股,四房占了一成股。”
現在趙家已經是實打實的拿出了十五萬兩銀子現銀,這十五萬固然不算多,但也是趙家短時候內能夠籌集出來的最大數字了,要想拿出更多的話就真得出售田莊、商店等牢固財產了。
彆的唐山多煤,這對於耗煤比較多的兵工廠來講還是比較好的,再者趙東雲還考慮著建立從屬的鍊鋼廠呢,到時候靠近產煤地也便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