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訴情衷(上)[第1頁/共4頁]
身為昭德宮主管,細雨常日走動來往的都是權臣和各宮各羈繫事,與這新封的淑妃隻要禦花圃那一麵之緣,坐定身子,不免再次細心打量榻上之人,淑妃此時也正巧轉過身來:隻見她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遠較萬貴妃年青很多,固然蓋著薄被,仍看得出肥胖的身形。烏髮逶迤,襯得膚色白淨靜透,雖未佩帶很多簪環金飾,尖削的下巴和微微慘白的唇也透出一臉病容,仍不減素雅清麗的姿色,平心而論,竟是偌大後宮中可貴一見的美人。看她眉宇間流露的氣質和教養,很有幾分王謝世家的風采,卻實在記不起本朝有哪位姓紀的官員。實難設想如許一名絕代才子,竟然會被好色的天子忘在腦後。
細雨早已調查過淑妃的背景,曉得她曾經是藏書閣的女官,當年一個偶爾機遇被天子臨幸,竟至有了身孕,產下皇子。以後朱見深約莫是忘了那一場風騷佳話,紀氏便耐久簡居在安樂堂,未得再見君顏,隻靠著冷宮裡的吳皇後、蔻兒,以及寺人張敏的幫忙才艱钜地把孩子扶養長大。若不是張敏借皇上感慨膝下無子的機遇大膽進言,朱見深底子不記得另有如許一名安樂堂的宮人,更彆提那六歲大的兒子了。
細雨感到淑妃言詞固然安靜慎重,客氣有加,但就像前次一樣,那雙望著本身的眼眸中始終透暴露難言說的龐大情感。不敢怠慢,從速下拜見禮道:“淑妃娘娘說的是那裡話,主子冒昧前來,豈敢勞動娘娘貴體?聞聽娘娘身子有恙,萬妃娘娘特命主子備了些許滋補之物和奇鮮果品,願娘娘鳳體早愈。”
細雨歎道:“自從前次與娘娘見麵,就一向感覺麵善,卻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才明白,本來我們乃是親姐弟,麵貌附近,也是天然。我現在隻是一個皇宮大內的主子,又是個廢人,妍媸又有甚麼乾係。”
細雨一愣,自五歲那年進京入宮,彆說旁人不知,本身對故裡舊事也從未曾回想提及,如何這素不瞭解的淑妃竟會曉得此事?卻聽淑妃持續詰問:“敢問細雨公公可還記得進宮之前的名字?”
“彆說了!求求你不要再提了,你……你究竟是……”
細雨照實答道:“主子進宮時年幼,早已不記得出身,萬妃娘娘說我入宮那天下雨,是以這些年來,便隻喚我細雨。”
永壽宮門監見細雨前來,臉現警戒之色,吃緊往裡通報,明顯蔻兒和張敏之死,為昭德宮招來很多群情。細雨神采如常,行事也非常客氣,隻是等在宮門外並不入內,看得出萬歲皇恩正隆,永壽宮也增加了很多親衛,防備竟是森嚴。少頃,有宮女奉淑妃旨意出來帶路,細雨跟著她一起進了永壽宮的寢殿。
“雨兒,你可還記得我們遠在大藤峽的故裡,那片與世隔斷的雨瑤族聖地?那邊有我們敬奉的雨神娘娘,我們全族人曾經一起過著何其祥樂幸運的日子!你忘了族母和母親嗎?另有雨神和瑤王佳耦,他們因為心疼你是雨家最小的孩子,方纔寵溺地喚你作雨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