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草原特種兵 - 第七十四章 農耕為本

第七十四章 農耕為本[第2頁/共4頁]

恰好一個老農擔水而過,巴根台抬手號召:“這位老丈,歇一歇吧,日頭太毒了。”那老丈說道:“不可啊客長,你看這莊稼,都曬的打蔫了,缺水缺的短長。另有10幾裡地呐,遲誤不得啊。”巴根台說道:“不遲誤這一會兒,待會兒我們用牲口幫你擔水如何?”

巴根台把10幾個縣的戶籍質料集合起來一統計,統共20萬戶擺佈,按每戶5口人算,就是100萬人丁。離夏糧收成另有一個月,這一個月起碼需求110萬石糧食,但是市場上能夠買賣的糧食不過60萬石,即便是加上私家存糧,也不會超越80萬石,糧食缺口太大了。固然有很多百姓流亡,但是逃入蒙古統治區的災黎一樣數量龐大。按巴根台的估計,現在蒙古節製地區內的實際人丁,隻會比戶籍上的更多。

巴根台重新統計了戶籍,把地步分給冇有地盤的耕戶流民,按每戶5口之家60畝的標準分派,最高不超越80畝,家裡4丁以上的必須分炊。

老丈哈哈笑道:“也好,那就歇口氣。”說罷,放下水挑,蹲在巴根台身邊。

巴根台重重的點了點頭。老夫站起家,說道:“好了小哥,老夫要走了。”眼睛卻看著他們的馬。瑪蒂法笑了,說道:“放心吧,我們說話算話。”

他幾次思慮,決定還是先處理麵前。他把各縣劣跡較少的老吏集合起來,和因傷殘退役的有文明老兵集合起來,建立了一個蒙古都糧監,由史天澤同一賣力。在14個縣內實施配給製,把統統能掌控的糧食集合收買,同一分派,憑票證采辦,無錢買糧的能夠憑票賒買。膽敢不賣糧者,一概武力處理。而買糧的,也一概節製起來,每5口之戶,日最多購糧10斤。起碼包管貧富分歧,共度難關。

河朔蒙古的領袖人物回到永清,巴根台當即命令清樂軍占據良鄉,範陽,新城,保定。黑軍占據安次,武清,威脅潞水。信安蕭家軍進軍清州,占據直沽寨,窩子口,清州,興濟等運河要隘。完整節製禦河一部,劉李河,盧溝河,拒馬河中段,威脅潞水航道,完整把中都變成孤島。

老夫長歎一聲,說道:“聽祖上說,這還是大宋真宗年間的事情,當時滄州臨津令是閩人黃公,瞥見拒馬河南岸塘泊池澱甚多,近似閩粵之地,是以建議朝廷種稻。厥後真宗天子派何公承矩主持種稻,大得勝利,從保州一向到滄州,500裡沿河都是水田啊。可惜厥後戰亂不休,水旱頻繁,這水稻就種不下去了,現在也就冇人會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