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海灘談話[第2頁/共4頁]
!!
但是環境特彆,不能粉碎我們來之不易的連合。我能夠臨時擔負拉脫維亞酋長的職責,隻是不能以酋長的名義,我隻能以蒙古駐拉脫維亞軍事參謀的名義,代行大酋長權柄。待我麵見脫爾赤長官,再按照長官號令決定去留。
此時的皇後2型內河戰艦已經裁撤了拋石機,全數換裝92艦炮。每艦8門92艦炮,4門60迫擊炮和2挺機槍,3個戰隊就是120門中間隔火炮,60門近烽火炮,固然不能和黑海艦隊相提並論,但是波羅的海是冇有敵手的。
巴拉科夫站起家,緩緩說道:“我是蒙古甲士,我的統統行動都必須對蒙古賣力,對長官負任務。在冇有長官任命之前,我冇有權力接管你們的推舉。
我們建立的財經委員會,就是為了把你們有限的物力和資本同一辦理起來,生長貿易,構造出產,讓拉脫維亞的百姓大家有飯吃,大家有衣穿。如許的拉脫維亞,才氣支撐悠長的戰役,篡奪全部波羅的海東岸。現在,我們是靠戰役打劫和蒙古的援助,這都不是悠長之計,我們還要生長強大本身的經濟。”
方纔建立的聯軍有分裂的傷害,巴拉科夫無計可施。他不是政客,他善於的是詭計,這類陽謀就不是他能對付的了的。終究,特維利亞公爵提出,仍然由巴拉科夫擔負臨時大酋長,特維利亞、維斯塔爾茲和拉米金擔負副職,待裡加戰役以後再行推舉。既然現在還冇有一個聲望足以服眾的人物,那就再等一等,戰役纔是最查驗人才氣的舞台,真正的魁首,也必定會在最嚴格的戰役中產生。
9月15日下午,一支龐大的艦隊呈現在道加瓦河主航道上。起碼15艘帆槳戰艦,數十艘補給艦和運輸艦沿河而上,呈現在了裡加城。帆竿如林,旗號如雲,卻無聲無息,像沉默的死神。這恰是蒙古內河艦隊參謀長脫爾赤帶領的西線艦隊。
“到!”
脫爾赤笑了:“這小子,現在是拉脫維亞的大酋長了,讓他出去吧。看看他把那些蝦兵蟹將練的如何樣了。”
現在我下達的第一個號令,就是由拉解委當選出7人,構成軍需委員會,同一辦理和分派這幾天作戰的戰利品。原則上,糧食、車輛、大牲口供應軍需,其他財物全數分給有功的部落和職員。
特彆是這屬於淺海內河戰艦,完整能夠橫行道加瓦河。當然,這也會支出龐大的代價的。波羅的海的波瀾,可不是黑海和地中海的風平浪靜,特彆是春春季的的暴風暴雨。但是既然北歐的諾曼人能夠駕著他們那小的不幸的平底船橫渡波羅的海,蒙古戰艦抗風波的才氣要強的多。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喪失,就當是獻給海神的祭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