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長風萬裡儘漢歌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南財富雲集,將士何不自取?

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南財富雲集,將士何不自取?[第1頁/共4頁]

南麵王慶、北麵田虎打下,大小種及部下諸將,一個個都加官進爵,連身處淮南被梁山軍打的灰頭土臉的姚古,都不但規複了昔日職銜,更再進一步成為了環慶路兵馬總管鈐轄。這自非是因為他在淮南的軍功苦勞,隻是因為姚氏在西軍中的影響。

種師道的用心在監軍譚稹看來是洞若觀火。實則他也甚是附和種師道之戰略。朝廷既然無有錢帛了,何若不將西軍當場駐紮,就食於處所去?暫緩出兵則個,也免得傷了軍心不是?

要明白違背朝旨,上書反對出兵是不成能的,但種師道也曉得,本技藝下兵將這些日子裡連連廝殺交戰,確切有些勞累,更首要的是滅田虎不淨,複為梁山軍挫敗,士氣降落也。

大將楊惟忠的臉頰顫栗了幾下,連帶也扯動他的頰髯,似有起火之勢。

劉錡的話大要上是駁斥劉延慶,但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私而忘公”四個字的分量下得很重。就是種師道聽了,也不由皺皺眉頭。

劉錡的言語雖甚是不客氣,卻正點在種師道的關鍵處。而他也能夠說是本日帳中,能夠最不買劉延慶顏麵的人之一。

但趙隆的言語卻換來了譚稹的一聲嘲笑,“參議之言過分好笑。為軍者,就當敢戰以報朝廷,豈能畏首畏尾。這般直恁負恩!甫見朝廷有難,便敢不極力了!”

宋軍的下一步行動,並不但僅是洛陽城中一些人拿定主張便可。時已分歧以往,那西軍諸將的定見也是要正視的。

如此兩撥人爭辯難分高低,最後這定奪又被推到了種師道麵前。大師都把眼睛覷著老成慎重,久處軍中嚴肅深厚的種師道。

不然那種師道怎的就加了樞密使銜,就是劉延慶都可自稱“太尉”矣。

“灑家半生兵馬,出世入死,絕非貪生怯戰之輩。”他字斟句酌,儘量做出副慎重的樣兒來,但文采有限,肚子裡墨水不敷,說不到三言兩語,就暴露軍漢本質來。“想我軍自前年時候就兵不解甲,去歲從入關,先戰河東,後戰河北,更可謂是馬不斷蹄,好不輕易還北地一大抵承平,將士們筋疲力儘,如何這又要出征江南了?依我之見,還是來年再動兵戈為好。”如果打梁山軍他不會說半個不字,喪子之痛叫劉延慶恨梁山軍入骨也。但是方臘跟他有甚麼仇甚麼怨?

但在他開口之前,年青性急的劉錡已經搶在他前麵說話:“太尉此言差矣!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輩分屬甲士,久受朝廷恩祿,一旦官家有公事活動,恰是我輩效命之秋。怎得推托抗違,私而忘公?小將之意,還當遵旨出師、報效國度為是。”

如果彆人有顧慮,不敢起首突破沉默,那麼理應由他來突破。就像天子發問後,眾官僚難堪,這時候就該是由宰相來大破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