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常見病症家庭藥浴療法 - 十二、丹毒

十二、丹毒[第1頁/共2頁]

【成分】鮮烏柏樹葉、鮮樟葉、鮮鬆針(鮮鬆葉)各60克,生薑30克。

(三)足部藥浴療法

【主治】丹毒。

療方2

【服從】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用法】將上藥煎湯取汁,用潔淨紗布蘸藥水擦洗患處。每日3次,每次20分鐘。

(二)部分藥浴療法

【服從】養血祛風、止癢消腫。

【主治】丹毒。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待溫度適合時足浴。每日1劑,每次10~30分鐘,藥渣用布包濕敷患處,持續5~7天。

【用法】以上藥物加水1000毫升,煎煮稀釋至500毫升,後過濾去渣,待涼後濕敷和洗濯患處。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療方5

【成分】板藍根50克,蒼朮、黃柏各20克。

【成分】大蒜200克。

【服從】清熱利濕。

【提示】應及時醫治,製止遲誤病情。

【主治】主治頭臉部癢腫。

(一)頭臉部藥浴療法

療方4

【成分】黃芩、黃柏、大黃各90克,黃連30克。

【主治】合用於下肢複發性丹毒,每遇勞累、皮膚外傷等複發者。

【成分】馬齒莧100克(鮮馬齒莧500克)。

【主治】合用於腫毒已潰或未潰者。

療方3

【成分】以仁30~40克,甘草10克。

【服從】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主治】各型丹毒。

【服從】活血化瘀,清熱消腫。

【服從】解毒利濕、消腫止痛或化腐生肌。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待溫時熏洗雙足至膝。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持續3~5天。

【主治】丹毒。

丹毒病發時俄然皮膚鮮紅成片、色如塗丹,是一種敏捷伸展的皮膚或黏膜的網狀淋巴管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可發於滿身各處。臨床特性是病起俄然,惡寒發熱,部分皮膚俄然變紅色如丹塗脂染、赤熱腫脹、敏捷擴大,發無定處,周身不適,飲食不香等,數日內可逐步病癒。本病多發於顏麵、手足,發於頭臉部稱“捧首火丹”,發於胸腹腰胯的稱“內發丹毒”,發於下肢的稱“流火”。重生兒丹毒則名“赤遊丹”。多為血熱內蘊、外染毒邪或體表皮膚破傷、毒邪乘襲、外竄肌膚、內走營血而成。

【成分】側柏葉、黃柏、大黃各30克,薄荷、澤蘭各15克。

療方4

【主治】適甩於丹毒。

【用法】將上藥水煎2次,頭煎藥液內服,用二煎藥液洗頭。每日1次,每次20分鐘。普通用本方表裡並治,數劑即愈,結果甚佳。

療方2

【主治】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