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輪明王駕到[第2頁/共3頁]
本觀取過幾個蒲團,一排的放在東首,西首放了一個蒲團。本身坐了東首第一個蒲團,秘聞第二,本參第四,將第三個蒲團空著留給本因方丈,保定帝坐了第五個蒲團。
枯榮大師心中一驚,“大輪明王博學高深,公然名不虛傳。他一見麵便道破了我所參枯禪的來源。”
鳩摩智伸謝坐下。
世人等無不大為驚奇。
枯榮大師的身軀,比段譽高大很多,將他身子都遮住了。
鳩摩智坐在西首的蒲團上,身穿黃色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衣草鞋,臉上神采飛揚,模糊似有寶光活動,便如是明珠寶玉,天然生輝。
鳩摩智袍袖一拂,箱蓋無風自開,隻見內裡是一隻燦然生光的黃金小箱。
唯有唐修雙目亮起,這就是鳩摩智帶來的“技術書”了?少林七十二門絕技!
鳩摩智雙手合什,說道:“佛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小僧根哭魯鈍,未能參透愛憎存亡。
大輪明王垂首道:“大師具大聰明,大神通,非小僧所及。這三卷武功訣要,乃慕容先內行書,闡述少林派七十二門絕技的要旨、練法,以及破解之道。”
聽腳步聲共有十來小我,本因推開板門,說道:“明王請!”
唐修卻麵色一動,他但是打起了鳩摩智手裡“技術書”的主張,現在那裡情願走?
段譽、唐修、木婉清、段延慶等人無座,便站在保定帝身後。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莫非還妄圖甚麼奇珍奇寶?再說,段氏為大理一國之主,一百五十餘年的積儲,還怕少了金銀器玩?”
本因謝道:“多承慕容先生嘉獎。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老友,須當體念慕容先生的遺意。”
這位慕容先生於天下武學無所不窺,無所不精,小僧得彼指導數日,平生疑義,很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贈上乘武學秘笈,深恩厚德,無敢或忘。
剛想說話,隻聽枯榮大師道:“譽兒,你來我身前坐,那大輪明王再短長,也不能傷了你一要毫毛。”
鳩摩智凝睇著這三本書,俄然間淚水滴滴而下,濺濕衣衿,神情哀切,悲不自勝。
與鳩摩智比擬,門外那站著的八九個男人,麵孔多數猙獰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輪明王從吐蕃國帶來的侍從了。
大輪明王鳩摩智道:“天龍威名,小僧素所欽慕,本日得見寂靜寶相,大是歡樂。”
鳩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段譽道:“是。”哈腰走到枯榮大師身前,也是盤膝麵壁而坐。
鳩摩智道:“隻是那日小僧曾誇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國師,於大理段氏無親無端,吐蕃大理兩國,亦無親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親取,由小僧代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