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3頁/共5頁]
高展明將信封扯開。
一個道:“就冇點能修的書了?”
高展明吃午餐的時候聞聲中間兩名翰林編修會商,一個道:“你說皇上甚麼時候纔會命令重新修編前朝的史乘?”
高嬙之以是將高展明安排進翰林院,天然也有她的事理——翰林院的官員向來是由科舉提拔出的士子,手中雖無實權,但可自在出入宮闈,在皇上身邊陪侍,編輯文史。高家冇有科舉入士的後輩,翰林院的人又一向被蘇瑅掌控著,傳聞天子有甚麼事常常找翰林院的人籌議,翰林院的人成日在揣摩甚麼,她一概不曉得。她如許做,就相稱於將高展明作為高家的眼線安插到天子身邊了。
一個道:“那甚麼時候再修十三經呢?”
他將信封一翻,隻見封底寫著一個超脫卻又j□j的“永”字。那日李景若離京前曾給他寫過一封信與他相約,也是在信封上寫下永字,莫非這封信是李景若送來的?
不過進士們畢竟又和高家宗學裡的後輩們分歧。那些紈絝後輩,仗著本身家祖祖輩輩都是達官權貴,雖說高展明是高家後輩,可他畢竟冇了爹,娘又是個冇背景靠不住的,以是他們膽敢不把高展明放在眼裡,乃至對他逼迫吵架。但是進士們本身的腳根還冇立穩,誰也不傻,就算對高家恨得咬牙切齒,也不會跟高展明過不去,大要上對他這個新科狀元還是客客氣氣阿諛著的,一轉臉如何嚼他舌根子的都有,公開裡給他下絆子的更很多。
高展明驚奇道:“姑媽是想……”
高展明長長歎了口氣。
皇被騙日明顯對高展明的文章再三抉剔非常不對勁,當場彆的九名進士都有目共睹。但是就當世人覺得高展明的殿試成績不儘如人意之時,卻又立即獲得動靜說是高展明被皇上欽點為狀元,三元落第。那些人起先想不明白,但是到底是考中進士的聰明人,這裡頭究竟是如何回事,略一推斷便有了大抵:皇上並不喜好高展明,卻迫於壓力,不得不欽點高展明中頭籌。那裡來的壓力?誰敢給天子施壓?還能有誰?高家唄!
作者有話要說:感激兔美醬lm、栗栗栗栗栗RX2的地雷
高嬙道:“你倒對地步和稅收很感興趣。那些不是甚麼當務之急,你也彆在那些事上破鈔太多時候纔是。”又道,“哀家傳聞那平陽郡公……”
翰林院的白叟見了他,常常嗤笑一聲,勸道:“新來的,彆急,漸漸看,有的是時候。”
高展明一怔:“太後籌算讓我一向留在翰林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