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功德(二)[第2頁/共4頁]
寶親王很悲傷,那畢竟是他第一個女人,直到嫡福晉進門,寶親王才抖擻起來。即便有瞭如花美眷,但寶親王還念念不忘那位高氏,開府後就把那高氏的遠親妹子靠近府,寵嬖非常,歇在高氏的院子天數都快趕上嫡福晉了。
固然聖上勤政愛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實事,但對他的兄弟臣子,還是涼薄了一些,和親王能未雨綢繆,何嘗不是個聰明人。
焦文俊和周小櫻生於鄉野,本不是陳腐之人,當今聖上也很同意女子學醫,畢竟婦人之病難以啟口,有女醫就便利多了。
傳聞當年元妃就是懷了身子,礙了人眼,才糟來橫禍,當年師母給元妃診治過,曉得元妃和小皇子都是中毒死的。那位榮幸活下來的小公主,到現在還是病怏怏的,從能用飯起,就藥不離口了。
藍小翠笑道:“操行不端,家道敷裕的,給他們治病的前提,就是讓他們做功德,鋪橋修路,辦書院、布衣施粥等。”
弘曆很獵奇這位嫻雅姑姑,簡親王府高貴的和碩格格,如何習得如許高超的醫術,傳聞嫻雅姑姑還救了大哥和十八叔一命,治好了皇額孃的不孕症,厥後皇額娘才生了四哥。
小時候偶爾一次,他和六弟弘晝在阿瑪的書房內閣,見到過這位姑姑的畫像,那是一名十七八歲的舞劍少女,背靠著紫竹林,一身紫色的衣裙,似喜非喜,似嗔非嗔,容顏清麗絕倫,姿勢超脫出塵,彷彿不食人間炊火。
焦宛清聽得目瞪口呆,這些人提及八卦來,讓人身臨其境,不曉得還覺得他們是從寶親王府裡剛出來。至於和親王,焦宛清聽到最多的是他荒唐混鬨的糗事,歸去後就說給李玨聽了。
雍正對這幾個剩下的兒子都不對勁,年幼的年幼,體弱的體弱,平淡的平淡,冇一個能入他眼,深悔當年冇聽嫻雅之言,深悔當年不該讓嶽鐘衍去青海。
焦宛清感覺自家老爹就是一隻極品狐狸,分寸掌控的極好,麵子裡子都有了,高低逢源,生財有道,卻不遭人忌。
若不是嫻雅姑姑歸天早,太子大哥和四哥,說不定就能逃過那一劫了,如果那樣,他和五弟一樣,隻能當個閒散王爺了。
三子是個胡塗蟲,他就不說了,五子弘曆固然資質不錯,卻有些剛愎自用,好大喜功,差宗子一大截,六子惡劣不堪,難為大用。
她重生冇投胎到滿人之家,也是件很榮幸的事,起碼漢女不消選秀,與皇家宗室扯不上乾係,皇宮但是天下最大的青樓,隻是嫖客隻要天子一人,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本,後院女子鬥爭更是不死不休。
師父這主張真好,凡是治癒疑問雜症,不管貧富,有錢出錢,有力著力,都幫著做功德做善事,難怪聖上親書“聖手仁醫”,賜了牌匾給藥房,藉著這名聲,焦宛清師徒也賺個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