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升任大司馬[第1頁/共4頁]
至於何進,了局與竇武一樣,不說也罷,以此觀之,大將軍之尊號不詳,主公不成受之!”
董昭嘴角掠過一絲暗笑,恐怕天子劉辯、太後何蓮都記不得了,當年顛覆西漢的王莽就曾擔負過大司馬。
天子劉辯、太後何蓮頓時慌了神,呂布到底想要坐在哪個位置,莫非是至尊寶座?
董昭點頭道:“陛下,成帝末建立了三公製,大司馬前麵不再聯以將軍之號,和丞相、大司空並列為三公,三公為天子的三個最高輔政之臣,但仍以大司馬居首位,而本朝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馬為太尉,今後不再見大司馬的稱呼,而大將軍儲存下來。
()呂布安定幽州劉虞、公孫瓚,又平滅中部鮮卑魁頭、步度根,又滅東部鮮卑,又安定遼東公孫度兵變,又安定涼州韓遂羌亂,又安定兗州曹cāo兵變,又擊退荊州刺史袁紹、揚州刺史袁術、徐州刺史陶謙的打擊,有大功於朝廷,隻是一個三公中的太尉之職已經冇法表達朝廷對呂布的犒賞與感激。
在淳於長身後,王莽繼他的三位伯、叔以後出任大司馬,時年三十八歲,厥後的事情自不必待言。
呂布便固辭不就,接連推卻了四次,遵循這個期間的禮節,像大將軍這類尊位封賞是要回絕三次才氣應諾,但呂布回絕了四次,天子劉辯、太後何蓮明白,呂布是不想做大將軍。
董昭此人辦事低調,卻目光高遠,早已看出大漢式微不成挽救,遲早要改朝換代,在這一點上,他比田豐、沮授等人都值得呂布信賴。
以是天子劉辯、太後何蓮與內閣諸輔臣做過一番商討,決定任命呂布為大將軍,錄尚書事,這前麵不加驃騎、車騎的大將軍,便如當年的何進一樣,為朝廷第一大臣,執掌朝廷軍政大權。
在處所上,執掌軍權的各州將軍、各郡尉、各縣尉、各鄉尉、各亭尉都是從呂布zhōng yāng軍派出的,而處所六曹官吏中有過半都是經呂布保舉或從呂布的zhōng yāng大書院走出去的,處所大員上,幽州刺史則有原青州刺史孔胄轉任,青州刺史則由原魏郡太守諸葛玄升任,涼州刺史由原朔州刺史郭縕轉任,朔州牧由太尉皇甫嵩兼任,司州牧由車騎將軍朱儁兼任,豫州刺史由張邈升任,遼州刺史由劉政升任,而冀州牧則由呂布親身兼任,除了孔胄、皇甫嵩、朱儁以外,其他都是呂布的親信,能夠說處所上也被呂布緊緊掌控。
董昭心中暗道。固然主公家屬根底不如王莽,但主公遠見高見賽過王莽,由大司馬而篡漢自主,必然不會重蹈王莽的覆轍。
東漢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為虛職,在三公以外另設大將軍,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國期間,各國官製根基因循了東漢官製,魏國在三公之上另設大司馬,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將軍之上,普通由大將軍升遷而來。蜀漢的大司馬位在大將軍之上,如諸葛亮的交班人蔣琬。吳國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位在上大將軍之上,普通由大將軍或者上大將軍升遷而來,如呂岱、施績、陸抗、丁奉、朱然、全琮,以是呂布任大司馬比任大將軍更能顯現他無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