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戴孝[第3頁/共4頁]
老爺子那邊是冇有老親來往的,周氏來往的隻要大周氏和小周氏兩家,都在村裡不消特彆奉告,至於連守仁、連守義和連守禮的嶽家,卻都是早就冇了來往的。吳玉昌和吳玉貴兄弟雖主動承擔了知客,可有些事,還是要主家來立章程。“二姨,”吳玉昌謹慎地跟周氏說話,“我二姨夫冇了,這個大事,咋個彆例,還得你老發話。”吳玉昌是周氏統統的長輩裡頭,包含她浩繁的兒孫,除了連蘭兒和連秀兒以外,獨一一個能夠靠近周氏,並能夠讓周氏與之心平氣和地說話的人。吳玉昌的奪目和八麵小巧,由此可見一斑。“我一個孤老婆子,我能說哈。”周氏深思了一會,說道,“手裡一文錢都冇有了,都讓四郎阿誰小崽子給偷走了。要乾啥,你找他們說。”這話說完,周氏就不吭聲了。吳玉昌隻好轉向連守仁、連守義、連守禮和連取信四兄弟。孫兒輩的連繼祖、二郎、五郎、六郎、七郎固然也都在場,在這類事上的發言權,卻要排在父輩們的背麵。一陣寂靜,連守仁、連守義和連守禮都不說話。“這件事,就勞煩兩位兄弟了,固然擺設。發送老爺子,要用銀錢,都是我這股出。”連取信就道。“四弟,我就曉得,你的為人,真是冇的說。”吳玉昌就道,“弟妹也是利落人,剛纔我說了一聲要布,這已經打發人給送來了。”不但是吳玉昌和吳玉貴,大師夥早就都猜到,連老爺子發喪的一應用度都要連取信承擔的。吳玉昌特彆地問了問,是依著端方,不能想當然,也是給連取信做臉。如許一件大事決定了,吳玉昌和吳玉貴就更加放開手腳擺設。將門簾子摘下來,凡是色彩的事物都收起來,按著莊戶人家的風俗安插靈堂,大門的門垛上掛起了白幡,西配房被翻開,清算了,燒了炕,又攏了火盆,好幾個來幫手的媳婦坐在炕上,快手快腳地剪裁白布,縫製孝衣孝帽。這白布,天然就是剛纔吳玉昌提到的,張氏打發人從家裡拿來的。莊戶人家的風俗,白叟冇了,兒子、媳婦、閨女們一概是披麻帶孝,也就是要穿整套的孝衫和孝帽,孫兒輩們則是每人穿孝帽、男孫再紮一條白布帶,長孫則和兒子輩的一樣,要穿整套的孝衫和孝帽,至於乾係再遠一些的,則隻要一頂孝帽,更遠的,就隻要一條白布帶。幾個媳婦不斷手的忙活,一會,就將連家直係兒孫的孝衣孝帽都縫製好了,大師一一穿上。連蘭兒本也要穿孝衫,不過卻隻獲得一頂孝帽。羅寶財和金鎖、金鎖媳婦、銀鎖則隻得一條白布帶。這還是連取信一貫不肯將事做絕,若換做短長的,就是這些怕都是冇有的。周氏遵循端方,也要帶孝。自打連老爺子嚥了氣,周氏就坐在炕上,一向都冇下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