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喬遷之喜[第3頁/共4頁]
整座牌坊,滿是采取的大塊漢白玉石製作雕鏤、飛簷鬥拱,龍吻獸頭,在朝陽映托下,顯得格外巍峨宏偉。
宋海龍和連花兒,也帶來了厚禮……先奉上一更,求分紅。
拜過了牌坊,世人才漸次往新宅裡來。
牌坊正中為明樓,明樓正中的牌匾上有龍鳳祥雲紋樣,中心是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禦賜”。牌匾下又有橫額,上麵雕鏤有筆墨,記敘了某年代日牌坊禦賜給誰,因何禦賜的牌坊,以及牌坊修建和完工的日期等。
“王舉人家必定也得來人,明天聽蔣大人說,縣衙那也會來人……,另有六爺那,估計也得打發人來……”五郎道。
“咱先預算預算,到時候能來多少人吧。”連蔓兒道。
沈家明天來了人,既不是沈六,也不是沈九,而是沈家的三爺,由鐘管事帶著人伴隨來的。這還是連蔓兒第一次瞥見沈六和沈九以外,沈家其他的兄弟。
“如果冇這禦賜牌坊,那三桌是夠了。現在,有了這禦賜的牌坊,可就不但這三桌了。”連取信說道。
“另有咱村莊裡,要來的人怕是也很多……”連取通道。
“九爺被關在書房讀書那,六爺是十天前,就去巡邊了。給女人家送的這些禮,還是當時候就挑好了的。”
連蔓兒家給連老爺子捎信,托的是鎮上的來往河間府跑買賣的買賣人。這個,就得看人家的便利。估計著那買賣人解纜的日期和腳程,連老爺子寫這封信的時候,應當還冇有收到連取信捎疇昔的信纔對。
“那訂多少桌合適?”連取信問。
“這事,打從咱蓋新屋子那天,我就慮慮了。”張氏一邊納著鞋根柢,一邊道。莊戶人家的女人多數勤奮,風俗一心二用,乃最多用。嘴上說著話,手裡也不肯閒著,總要做些活計,才感覺安閒。
“宋家,咱給他當三小我算吧,另有縣城大姐家,估計大姐他們兩口兒,另有兩個孩子都能來,這加一起就是七小我了。宋家必定得帶下人來,彆的還得給預備席麵……”連取信就道。
就聽得禮炮聲響起,緊接著是一百掛鞭炮一齊撲滅。在這震耳欲聾的響聲裡,大幅的紅綢飄落,暴露建成的牌坊的全貌。
遼東府的知府、錦陽縣的知縣和一些屬官也來了,這些人也多有禮品奉上,多是玩器安排。唯獨那位李大人,送的是一套翰林院刊印的新書,另有湖筆一盒、徽墨一盒,端硯兩端。
“搬場,這在咱村裡也不算個啥大事。這村裡的禮,咱就不收了。”連取信就道。
小七也正跟著連蔓兒嘻嘻地笑,聽張氏問他,忙就板了臉。
起碼,連蔓兒是這麼以為的。
牌坊前的世人都紛繁下拜,嘴裡唸誦著皇恩浩大。
“……這幾樣禮,女人看著可還好?這是我們六爺和九爺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