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連蔓兒算賬[第2頁/共4頁]
“你這個孩子,嘴咋如許,今後必定獲咎人。”
歸根到底,連取信還是包子,典範的包子的設法。
“大哥如果得了官,上任去,爹和娘另有秀兒就得跟去,我看二哥的意義,也是要跟去。 大哥到時候要養這麼多人,到時候這家不分也得分了。”
“咱也不求他把他賺的錢拿出來,就是我們想他也不肯意。咱個兒過,也照著就如許節流,每年咋地也能攢下點錢來,還能送哥和小七去讀書那。”
連取信也沉默了,和張氏一樣,這筆賬他也心中稀有,這是第一次有人這麼明白地算給他聽。
連蔓兒不管那些,讓連取信坐炕上,就把剛纔算過的那筆帳給連取信又算了一遍。
這也就是說,連守仁實在是入不敷出,能夠保持如許的餬口,美滿是連家一家人節衣縮食地在扶養他們。
就算作是一半的糧食送到鎮上去吧,一部分是給連守仁一家的口糧,其他的則是變賣換成銀錢。
現在大明朝的稅並不重,連家的地步算的上是中上等的田。折算了一下,簡樸地說,約莫是遵循每畝畝產二百五十斤,收取五個百分點的稅。如許算起來,三十畝地,要交稅糧約莫是三百七十五斤。
連蔓兒忙坐直了身子,張氏和其他幾個孩子也都靜下來聽連取信。
“咱每年的支出都給了他,他一點都不往回拿?”
張氏愣了一下。這個事理很簡樸,她也不是冇有想過,隻是都含混了,未曾窮究。
“娘,你說路過大伯家,可冇說去他家,人家都不讓你進門吧。”
連取信和張氏都板著臉,連守仁一家的某些做派,他們心中和連蔓兒一樣的心機,並不認同。
“老四,做飯來。”周氏在上房門口喊道。
“爺和奶也?”
連蔓兒的眼睛亮了一亮。連取信如許說,表白貳內心也偏向了分炊,隻是礙於連老爺子。
“啥意義?“
“我看人家現在也一定就看的上。”連蔓兒道。就算他們辛苦勞動,省吃儉用,但是看大房的言談舉止,底子就不感激,反而高高在上,底子就看不起他們這些鄉間人。
“你大伯是秀才,日子過的好些也是常理。”張氏道,像大多數村落人一樣,張氏對讀書人是懷著敬意的,總覺的讀書人就該比他們種田的納福,日子過的好。“不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