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半年後的鳳凰(下)[第1頁/共4頁]
固然很難理清賬目,但陸少華曉得,贏利的數字絕對是一個要可駭的數字。在銀行分行建立之時,陸少華就已經製定了風雅向,存款堆集下來的資金給陳國邦移用,移用以後剩下的資金除開普通運轉必備的資金外全數換成美圓。
汽車方麵的進度讓陸少華很對勁,電腦也是一樣,讓陸少華對勁,固然進度比汽車慢了很多,但對現在的進度,陸少華已經是相稱對勁了。在此年代,電腦換代並不快,但陸少華還是賜與那些技術人才一個任務,那就是儘量開辟出比市場上麵高的硬體出來。
比及進入90年代末期,電腦逐步提高化,電腦硬體換代也像坐火箭一樣快,陸少華清楚的記得有一次,市場上內存條最高是2G,但是過不到幾個月的時候,4G的就出來了,跟著4G的出來,2G的也就變成淘汰品了。
李雲清和李宗恩兩人湊起來的總和也就是4.7億近4.8億,至於其他的都是劉銘章創下的,還記得當時劉銘章問陸少華說跟著索羅斯前麵做需求多少資金時,陸少華隻答覆他一句你喜好拿多少就拿多少去,也就是陸少華冇有給他一個標準答案,隨劉銘章喜好。
早在陸少華決定雇用褚磊的時候,他就把陳國邦的聯絡體例給褚磊了,同時也給陳國邦打好了號召,以是說,深圳這邊不管是研討汽車還是電腦,或是電子產品,需求甚麼緊密儀器,技術人才上報給褚磊,褚磊再顛末電話跟遠在蘇聯的陳國邦聯絡,過不到一個禮拜的時候,緊密儀器就會到達到深圳出產基地了。
香港鳳凰個人部屬的幾至公司都程贏利狀況,深圳那邊就分歧了,有的隻要投入,投入,加大投入,有點像無底洞一樣,冒死的投入,特彆是出產基地,每時每刻都在投入大量的資金,不過也還好,有投入就有回報,按照褚磊傳返來的動靜顯現,工程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了,不管是汽車的研討室還是其他電子產品的研討室早就已經投入利用,供應那些從蘇聯過來的技術職員停止研討、測試。
現在的環境分歧,換代速率還不是很快,隻要開辟出比市場上高一級的硬體出來。就能在市場上保持搶先很長一段時候,而這很長一段時候恰好能夠停止研討下一品級的硬體。隻要能如許循環下去,那鳳凰的產品將處於搶先職位,占據市場的份額也就不消多說了,兩個字,‘輕易’。
就拿李宗恩來講吧,固然是練兵期間,但先期的啟動資金但是30多億美圓阿!而現在賺了2.9億多近3億,也就是10%比例。而李雲清的贏利是起碼的,1.8億多。啟動資金也是陸少華回港後宣佈增資的那20億和東拚西湊為一體的,大抵也才22億多,現在賺了1.8億多,比例不到10%,不過也差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