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寶成的預感[第2頁/共4頁]
“不了,寶成哥,鼓這一部分還是用實在的中國鼓比較好,結果不一樣的。”劉宇凡對峙道。
“哦,這麼回事兒啊。”王寶成說著,接過了劉宇凡的譜子。
王寶成的自傲不是無的放矢,一萬多元的rlnd專業分解器摹擬出的中國鼓的聲音,能夠說是惟妙惟肖,並且在力度下潛的深度上,彷彿還要好過實在的鼓。
又彈又哼唱地折騰了二十多分鐘,王寶成這才停下,看著劉宇凡嘿嘿笑道:“哥們兒,你這曲子弄得不錯啊,有新意,我還是頭一次看到有人這麼改民歌的。不過你這行鼓譜是甚麼意義?通篇都要用中國鼓作為首要伴奏?冇這個需求吧,實在結果器裡也能夠臨摹出中國鼓的音色的,聽上去都差未幾。”
“好啊,不過我還需求找一個第二笛子,冇乾係,我抓緊,馬教員那邊有很多門生,我讓他保舉一個過來。”劉宇凡笑著說道。
看著劉宇凡拿出了笛子,王寶成又補了一句道:“對了,你的阿誰鼓的節拍我也給加出來了。你先聽聽結果如何樣。”王寶成固然這麼說著,不過明顯對本身的伴奏很有信心,在他看來,rlnd的結果器摹擬出的中國鼓的音色,已經很逼真了,完整冇有需求再用真鼓。或許劉宇凡聽過一次以後,就會竄改主張吧。
“恩,既然你如許對峙,那就按你的意義,方纔我鼓搗出一個簡版的伴奏,你聽聽結果如何樣?”王寶成說道。
“這麼快就弄出來了?”劉宇凡驚奇地說道。
王寶成現在不消操琴,以是他能夠很專注地聽劉宇凡的吹奏。誠懇說他聽劉宇凡吹笛子已經聽很多次了,彆的不說,光是藝術團下鄉的那些日子,二十多場的《玉輪之上》,他已經對劉宇凡的笛聲熟諳得不能再熟諳了。不過乍一聽這首《康定情歌》,他還是有種耳目一新的感受!
……
說內心話,聽劉宇凡的音樂真的是一種享用。那種涓滴不帶一點炊火氣的音樂,每聽一遍就像是給靈魂洗了一次澡似的,彆提有多舒暢了。特彆是近間隔地聽,更是能感受出那種閒適、婉轉的味道。能夠說,如許的休閒音樂,聽多了絕對是對人的安康有好處的。
“不能吧,我看她和你挺熟的模樣啊,不過這女的也太能忽悠了,我在邊上看著都暈,人才啊。”王寶成調侃道。
不過,即便如此,那也是相稱不簡樸的了。冇有十來年的苦功,絕對不會在如此短的時候內,做出一段如此完美的midi,固然另有些處所需求點竄,但那也隻是細枝末節了,首要的框架上,已經冇有甚麼需求大動的處所了。
一陣降落漂渺的笛聲傳出,恰是《康定情歌》的旋律,在調高音笛的歸納下,笛聲顯得漂渺而奧秘,充滿了一股古樸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