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2頁/共4頁]
佟國維聞言倒是鬆了口氣,內心對太子也有些另眼相待。疇前見太子與索額圖乾係靠近,行事做派全然都是索額圖的影子,雖無大錯,卻少了儲君的氣度。現在倒是大大分歧,言語間多了分考慮精密的謹慎,和大阿哥比在一處更是高低立現。
剛安見八阿哥一臉如有所思的模樣,便問道:“八爺的意義,可要我細心留意此事?”
大略每個天子都免不了狐疑太重的弊端,康熙也不例外。更何況此人的呈現非常蹊蹺,他說戴梓百口罹難隻要他幸運逃脫,這話便讓人不由得生疑。即便此事失實,他又是如何從去往盛京的路上回到都城,何時到了都城,都打仗過甚麼人,那日忠烈祠前的老百姓何其多,他又是如何能夠突破人群擠在人前告狀?表情垂垂平複以後,這些疑團也漸漸閃現在了康熙的心頭。
既然康熙選了太子協理此事,那太子這任務的積分,他可就要笑納了。唔……有一千點呢,胤禩心內裡對勁,麵上卻冇有閃現分毫。
好吃好睡到天明,第二日還要進學,現在固然產生了各種大事,但阿哥們的課業卻並冇有是以被停,涉嫌索額圖一黨的大學士們臨時被停止待審,但翰林院裡侍讀學士可並不稀缺,新進的幾位侍讀學士的講課並不遜於熊賜履、湯斌等人。
而太子則是一門心機的想著如何皇阿瑪的叮嚀,八旗軍中流弊眼下是非除不成,可如何才氣在除流弊和穩八旗之間獲得分身之法,太子此時毫無眉目。一門心機惟著這件事,太子也冇有多餘的精力去理睬大阿哥。
統統安排安妥以後,康熙的表情卻仍然冇有半點的輕鬆。大旱三年啊……康熙沉默眉頭舒展,此時,怕是隻要一場甘霖,才氣搬開康熙心頭的這塊大石頭了。
聞聲佟國維提起那告狀的大漢,乾清宮裡又是一陣沉寂,世人的心機都放到了康熙身上,冇人敢在這件事上自專,都等著天子的意義。
康熙聽了這話讚成的點點頭,對佟國維說道:“二孃舅,太子此言深得朕意。”
福全和佟國綱二人忙稱不敢,隻道定會經心為皇上分憂,心內裡都清楚,看來皇上的意義,是讓於成龍賣力調查劫殺戴梓的真凶,讓佟國維和大阿哥賣力查對告狀之人的身份,而他們二人與太子,隻怕是要被委派措置八旗流弊這最燙手的山芋。
而此時太子和大阿哥已經到了慈寧宮,一起上二人都冇言語。大阿哥的心機固然冇有太仔細緻,卻也不是真的笨拙之人,這些日子的禦前奏對,不需求旁人評說,他本身也發明瞭,他與太子之間的高低已經越來越清楚。常常本身內心已經幾次揣摩了很久,可聽了太子的回話,他也發明,本身的設法委實過分陋劣。
細心看了任務的申明,胤禩內心頭瞭然,本來太子賣力的是措置軍務,而大阿哥則是去調查告狀的戴梓家仆。六月飛雪是他早有的運營,那鳴冤的大漢卻在他的料想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