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第1頁/共7頁]
“八貝勒有所不知,那些個南洋人最是奸刁可愛,像這類捏造之事,他們也是做得出的。”在石琳看來,他已經想好瞭如何圓謊,八貝勒便是看在太子的麵子上,也該就坡下驢,把這件事給抹了。
胤禩對郭世隆的態度倒是比對石琳的態度要好上很多,因為郭世隆固然也和洋人有牽涉,但是冇像石琳那樣大膽,連澳門都許給了洋人。郭世隆此前還戀慕石琳家世夠好才氣權勢滔天,此時反倒是光榮因為本身背景不敷硬纔沒敢做的過分度,反倒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
胤禩非常對勁石琳夠蠢,免了他一番周折,當時就把這契書扣下了,叫人把這些葡萄牙人都關押好了,然後帶著這一紙契書去找石琳的費事。石琳見了契書籍來非常惶恐,但他畢竟很有城府,慌亂一陣後便也平靜了下來,想到這位八貝勒與太子一貫親厚,本身如何說也是太子妃那邊的長輩,八貝勒少不得也要顧忌些情分,是以便隻將這件事推說不知,一口咬定是那些洋人通同南洋的翻譯捏造的契書和印章。
胤禩天然曉得他們不成能做這事兒,因為所謂洋人逼迫萬象居販糧甚麼的,本來就是他和王怡錦一道誣捏的,是莫須有的罪名,他們能曉得纔怪了。胤禩之以是會羅織這麼個“究竟”,就是因為曉得幾年後,還真有個膽小包天的噶禮這麼乾了,噶禮仰仗著康熙的寵幸暗中支撐大海商張元隆販糧米下南洋,這事兒厥後被張伯行給彈劾了出來,在朝堂上掀起了一輪不得了的滿漢之爭。隻不過嘛,這輩子因為張伯行在山東拂了皇阿瑪的顏麵,本來該是晉升順利的宦途被擔擱了,現在還是在河道上轉悠呢,今後還能不能坐上上輩子的位子還是兩說,隻怕此生是冇人跳出來彈劾噶禮了。
蔣家兄弟和胡天林固然模糊約約感覺這件事有些不當,但是他們自打投效了桃源島後,便不必再做朝不保夕的海寇,搖身一變做了小官,還得了桃源島給出的新式船隻,更入了桃源商會的股,每年隻島上菸草買賣的紅利就分得腰包鼓鼓,比當年做海寇的時候不知安穩充足了多少,便也都把那絲疑慮給壓在了內心,一門心機的跟著桃源島做事,半點兒貳心也生不出了。
親目睹過王怡錦那一隊戰船氣力的,除卻福建這幾位要員,就隻要阿誰廣東海軍提督範鵬了,但是範鵬也是個聰明人,目睹著石琳要垮台,天然不會去攀那搖搖欲墜的,一心要攀上胤禩,天然是不會多話。何如石琳聰明一世,卻並不曉得胤禩手裡這一支不該有的力量,不然他那一本參奏,也不會不被康熙所正視了。而蕭永藻更是不曉得這件事,他一門心機的就是和石琳杠上了。
而福建省內的姚家商行也在總督和巡撫兩位大員的力挺之下,建立了桃源商會,誠邀在福建做買賣的商行入會,藉機清算福建一省的貿易權勢。因有撫、督二人大力支撐,福建的船幫、船廠、窯廠等本地的商家紛繁入會,與之相對的,來往福建販售糧米、布匹、茶酒等物品的商家倒是處於張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