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橫掃中南半島[第2頁/共3頁]
黑旗軍幾近不費吹灰之力便攻破了法國人的邊防防地,僅僅用了三天的時候,數萬雄師便兵臨包抄了河內。駐守河內的法屬印度支那總督被迫率軍向中原帝國軍繳械投降。4月10日,中原軍勝利光複河內。
麵對中原帝國強大的軍事壓力,暹羅國王拉瑪六世哇棲拉兀於5月5日宣佈擯除暹羅境內的英法權勢,並向中原帝國上表稱臣。隨後中原軍隊進占暹羅境內首要都會,幫手暹羅當局擯除海內的英法權勢。隨前任超正式冊封拉瑪六世哇棲拉兀為暹羅國王。至此中原帝國又光複了一個藩屬國。
“是!”站在身後的幾名參謀恭敬的應了一聲,跟著回身走進城門樓,一人拿起一部電話,搖通以後大聲喊道,“總司令有令,統統遵循原打算策動全線打擊。”
“中原必勝!黑旗軍必勝!”數萬將士一起振臂高呼道。
“雪恥!雪恥!”數萬將士齊聲高呼道。
在短短二十天的時候內,中原帝國天兵勝利光複中南三國,完整斷根了法國殖民者在東南亞的殖民權勢。
第七個人軍隨即持續向南挺進,4月20日,黑旗軍一個師進入柬埔寨境內,4月25日,柬埔寨法軍向中原帝國繳械投降。26日柬埔寨國王西索瓦宣佈柬埔寨離開法國殖民統治,向中原帝國上表稱臣。
1916年5月1日,中原帝國聖武天子任超,正式下旨冊封阮福昶為越北國王,西薩旺?馮為老撾國王,西索瓦為柬埔寨國王。
與越南等國分歧,此時的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因為緬甸與英屬印度交界,而被英國占據之前的緬甸國力還算能夠,為體味決這一威脅,英國在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前後策動了3次侵緬戰役並占據了緬甸,1885年,英國出兵滅緬甸,併入大英帝國所部屬的印度,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分。中國清朝當局命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英國再度博得第三次英緬戰役,清當局被迫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清當局承認英國對緬甸有安排權,但緬甸對清當局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貢。至於中緬邊疆不決界,應由兩國構和勘定。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當局設於仰光,並置撣邦、北部克欽邦、西北部欽邦等眾邊區為英帝國的庇護邊區。眾撣邦仍然由撣族土司們統治,不附屬緬甸本部,至此緬甸完整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未完待續)
4月15日。方纔即位的越北國王阮福昶,宣佈正式離開法國的殖民統治。向中原帝國上表稱臣。17日黑旗軍進占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