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終於吃上白米飯了[第2頁/共4頁]
抽著煙,陳宜勝就湊到蕭四明跟前說:“蕭排長,這兩支三八大蓋就留給我們孟平陽壽榆五縣抗日遊擊大隊吧?算是紅一軍團援助紅六軍團了。你看行不?”
王麓水和陳宜勝兩個疇昔也不熟諳,見了麵相互還禮握手後,顧不上用飯,先問派人去處下級陳述敵情冇有,然後就問日軍占據盂縣縣城後的詳細環境。
一仗下來,這支八路軍傷員步隊竟然換裝了,全套的日軍野戰軍隊製式設備,再也不是腳穿草鞋、身穿單戎服的瑟瑟顫栗的步隊了。
王麓水吃好飯後,把蕭四明叫到了一邊,黑著臉小聲怒斥蕭四明無構造無規律,那但是十五支三八大蓋、1500發槍彈啊,如何能說送出去就送出去了呢?這麼大的事兒,隻要團部才氣批準!
陳宜勝是1931年參軍的老赤軍,當過紅八軍的政治部秘書、保衛部做事、科長,長征時在紅六軍團部事情。赤軍改編成八路軍時,陳宜勝隨地點軍隊編入120師359旅717團,和政委劉道生一起帶領717團占地救亡事情團從平山到了盂縣。孟平陽壽榆五縣特委改稱中間縣委時,代替調任四分區政委的劉道生,擔負中間********。
蕭四明一聽,頓時就順杆兒爬,說最好能抽調50人。
一大碗白米飯,一碗菜,又喝了半碗雞蛋湯、半碗小米湯,吃得斑斕的梅瑩額頭上都呈現了細細的汗珠子!
令蕭四明欣喜的是,這三個和尚不但帶回了藏山寺躲在山上的十幾個和尚,還帶回了到萇池查抄事情的陳宜勝和隨他行動的孟平陽壽榆五縣抗日遊擊大隊的一個排。
這一說,陳宜勝不吭聲了,內心策畫了半天,竟然承諾了,說是等躲過明天的鬼子抨擊行動後,就聯絡遊擊大隊彆的軍隊,不能把一個排劃走,能夠從各連中給蕭四明抽調20小我。
蕭四明卻冇有吭聲,在他眼裡這兩支三八大蓋不算啥,關頭是貳內心也有設法。
陳宜勝本來在軍隊裡的職務比王麓水低,加上六八五團是紅二師改編的,那是我軍精銳中的精銳,團級乾部都是響鐺鐺的赤軍戰將了,王麓水的名譽比陳宜勝要大的多。陳宜勝不熟諳他,但曉得他。兩小我扳談時,陳宜勝是以向王麓水彙報的姿勢說話的。
比及出去找人的三個和尚帶著人返來時,蕭四明和陳得勝已經把院子裡的馱馬牽到廟門外拴住了,把院子裡一灘灘的馬糞也清理了,吃過飯了。
汗青上陳宜勝就是在晉察冀邊區反日軍八路圍攻結束後,帶著二十多個兵士從盂縣去壽陽查抄事情,與日軍遭受,英勇捐軀的。
這事兒,陳宜勝一點都不虧損!
吃完飯,蕭四明就讓陳宜勝派了兩個兵士去上社鎮找駐紮在那邊的三支隊陳述敵情,並告訴中間縣委安排人分散公路沿線村落的大眾,讓陳得勝帶著藏山祠的和尚們和遊擊隊的兵士們牽著八匹馱馬,去搬運兵器彈藥、接傷員們,本身和陳宜勝在藏山祠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