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王昭明的心思[第1頁/共4頁]
就在5月20日日軍攻占徐州的第二天淩晨,樂陵城外一處空曠的園地上,搭著一個用冀魯邊特有的棗樹做門柱、用蘆葦做裝潢的彩門,門楣上掛著“八路軍115師東進先遣支隊建立大會”的橫幅。兩邊的門柱上糊著標語,一邊是“北上抗日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另一邊是“挺進敵後建立按照地縱橫冀魯邊”。
這也是我軍正規軍有彆於彆的武裝的一個光鮮特性!
這類安排,不但王昭明不對勁,邢仁甫也不對勁!但冇體例,總部的唆使很清楚,三十一支隊歸冀魯邊軍政委員會同一批示,軍政委員會的號令,邢仁甫、王昭明都得無前提從命。
這可不是胡說,先遣支隊的前身先遣大隊、獨立營,都是脫胎於平型關戰後在盂縣藏山祠後山養傷的八路軍115師343旅傷員小隊,清一色的走太長征的中心赤軍。厥後前後兩批調入獨立營、先遣大隊的乾部,大部分也都是走太長征的老赤軍。
萬一,萬一讓八路軍曉得了他的實在身份,那可就完了。
現在,王昭明也在會場,看著威武雄渾的八路軍步隊,內心一樣極度震驚。他千萬想不到,八路軍竟然有坦克、裝甲車、高射炮、高射機槍!
最震驚的還不是四團的乾部兵士,而是那些處所乾部,他們做夢都想不到,本來東進先遣支隊的設備這麼好,眼都直了,不時有人收回低低的讚歎聲!
這個春聯,談不上甚麼工緻,但指瞭然東進先遣支隊的淵源和任務。隻如果識字,就曉得東進先遣支隊源自八路軍115師,是從平型關高低來的老赤軍軍隊,打不爛、拖不垮!
整編計劃肯定後,緊接著就是乾部變更和四個主力團組建團部,又忙乎了幾天。
因為第五戰區提早兩天下達撤退號令,徐州疆場上的各軍隊時候相對充盈,很輕鬆地就跳出了包抄圈,分路向徐州以西、以南地區轉移。
就這,還不包含東進先遣支隊建立並批示的、無棣獨立團、鹽山獨立團和新改編的德平獨立團。加上他們,王麓水、蕭四明能夠變更批示的兵力,已經達到1200多人了,快趕上八路軍北上抗日時一個主力師的兵力了。
最西側,是騎虎帳,一色的東洋大馬,擺列的整整齊齊的,兵士們在頓時擎著馬刀,看上去特彆威武雄渾!
如許體例齊備、威武雄渾的旅級軍隊,單論軍隊構成和設備程度,不但是八路軍體係中的獨一份,放眼全中國軍隊,那也是獨一份。
從藏山祠接敵開端,在蕭四明、王麓水的帶領下,這支由八路軍傷員小隊生長起來的軍隊,從無到有,從小變大,連戰連捷,竟然生長到了明天這類境地。這個生長速率,在現在這類八路軍大裁軍的環境中,也餓是屈指可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