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第2頁/共3頁]
最後房門翻開了,孔集無法道,“店家是不是該去籌辦筆墨紙硯?”店家欣喜萬狀,“小老兒這就去,這就去!”突突突朝著櫃檯賬房處跑去。不消半晌,便拿來文房四寶,孔集提筆寫下,“鴻運當頭”四個大字,落款山東曲埠孔集。店家珍若珍寶,不吝著人找來城中技藝高超的裝裱徒弟,籌算將這四個字吊掛於飯堂正廳,以聚人氣。
李東亭笑得勉強,“還未恭喜孔集兄高中。”孔集難堪,一時難以說話。年富問道,“可曾看到張玉兄?”李東亭一愣,隨即點頭道,“早上見到過一次,以後我便回房清算行李了。”年富掃了眼屋內,除了一隻竹藤箱裡幾本冊本和幾件替代的衣物外,竟無其他長物。就在這時房間外的走廊裡傳來一個熟諳的聲音,“策論辯論,文采風騷,獨步天下?!我看這些都是他張玉自吹自擂的吧!”另一個陰測測的聲音諷刺道,“統共一百二十二位進士,好歹他也是那第一百二十二位,不算名落孫山!”“比之我等二人如何?”陰測測的聲音哈哈大笑,“天然連提鞋都不配!”
豐年斌在的幾日,老太太表情大好,年府高低也多了幾分喜慶。年斌呈現的場合,年富普通很少去湊熱烈,不是不喜,而是不想討阿誰敗興。書房裡讀書讀得目炫,練字練到手臂痠疼,忽聽前街上擂鼓鞭炮震天響,年富迷惑的問向身側的綠萼,“今兒是甚麼日子,內裡如此熱烈。”綠萼笑道,“少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天然不曉得本日便是那放榜之日!恰是有人歡樂,有人愁的日子。”
連續數日,年富晨昏三請,其他時候便窩在本身書房內讀謄寫字,日子過得貧寒。在一十三位太醫的同心儘力之下老太太的身材垂垂好轉,氣色卻無疇前般紅潤,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如即將乾枯的燈油,畢竟會有燃燒的那一刻,但是年富卻不但願在這個時候老太太放手人寰。講點輕鬆的閒話哄著老太太睡下,年富走出佛堂,卻見一身形肥胖的男人倚坐在雕欄上,目光憂憂望著滿湖的荷葉田田。
“少爺不不如我們去鴻運堆棧瞧瞧,以孔集少爺蕭灑的本性,必定不會來這裡湊這份熱烈。年祿望著麵前黑壓壓的一片人潮,心不足悸的說道。年富笑道,“到底還是說了一句比較靠譜的話。”說完帶著年祿直奔鴻運堆棧而去。現在堆棧內亦是人聲鼎沸,鑼鼓喧天,一探聽才曉得,孔集高中一甲榜眼,現在店家報喜,抱著小兒想沾份喜氣的人潮全擁堵在客房門口,一時候年富竟是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