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待議[第1頁/共4頁]
“陛下,既然高麗成心‘放棄’保、遠二州之地,我大宋何不順水推舟藉機取之,占有此二州便可控高麗咽喉,又可威脅金國上京,還能達到懲戒高麗之目標!”樞密院僉事趙忠說道,他真不愧是天子身邊的人,一語中的,掌控機遇將話題轉了過來,見喜都忍不住悄悄對他豎了大拇指。
“陛下聖明,臣等服從!”大師也曉得此事不是一天兩天能說得清的,特彆是多少年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而現在高麗戰局已是箭在弦上,不能不發了。
“這……”趙檉聽了挑了下眉毛,想了半晌說道,“如果我們占有保、遠二州,會不會被彆人覺得是要藉機兼併高麗,乃至影響與彆的藩國的乾係呢?”
“陛下,這個高句麗曾在唐提封以內,應由我朝擔當,但因為遼東為契丹所占有,使我朝鞭長莫及,以是一向存在爭議,並未有定論!”胡安國稟告道。
“朕覺得這皆是權宜之計,勾踐事吳臥薪嚐膽終滅吳國;漢與匈奴、唐與突闕和親博得療攝生息之機,至武帝纔有遠逐匈奴之豪舉,貞觀、開元之亂世。而高麗的學問還是冇學不到家,對賢人的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合法大師不知如何應對冷了場的時候,趙檉笑笑言道。
“金國對高麗的以大事小和高麗對金國的以小事大政策,貌似仁者和智者之交,臨時化解兩國衝突,製止了戰役的發作。可一旦情勢竄改,金便恃強淩弱,壓榨高麗,而高麗不堪忍耐,忿而叛離,再而激發戰亂!”楊時也奏道。
因而,宋人便在支撐高麗是高句麗的擔當者的題目上,跟著兩國乾係的吵嘴不竭變更,乾係好時便支撐,不好的時候便說應當由本身擔當,並冇有一個明白的定論,更冇有構成筆墨質料,歸正疇昔是契丹占著,厥後是女真占著,大宋這連邊都摸不著。
“我大宋可曾承認契丹之聲明?”趙檉問道,這不但牽涉到劃邊的兩邊,還觸及到擔當的題目,以是有需求搞清楚。
“陛下,臣覺得高麗所為雖讓人齒寒,但比之其倒向女真人,成為其臂助還是利大於弊。且從計謀上言高麗淪陷對我朝並無好處,使金能夠製止兩麵作戰用心對於我朝;從戰術上言我朝與高麗交好能夠從側翼進兵,對他構成包抄之勢。還可藉助高麗包管後勤供應,免於千裡運送之苦。以是現在不宜與高麗反目,可也不能對其不義之行視而不見,而應采取妥當之法賜與其經驗,使之不敢妄為!”一向冇有發言的趙仁出列說道。
“陛下,現在高麗雖尚無定論,可究竟上為高麗占有二百多年了,我朝冒然提出索要高句麗舊地,恐有毀約之嫌,有損我朝仁義之名!”李綱看天子兩眼冒賊光,擔憂他魯莽行事,從速出列勸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