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由不信[第1頁/共3頁]
“下官在東京之時也常聞燕親王所為。亦有同感,但現在思之,被其痛毆著不過是王黼、張邦昌、朱勔、林靈素等人,皆為禍國殃民之流,可見其公理之心早存,到河東能如此善待軍民便不敷為奇!”張孝純說道。
“王知府,上麵所書是何事?”到了轅門,前邊便是中軍地點,世人上馬,李綱看到轅門外立著一溜木牌,上麵貼著文告,一些軍士在圍看,獵奇的問道。
對於緝獲措置,規定是一半上繳國度,另一半用於犒軍,此次是全額付出,但金軍被擊敗,卻也是有序撤走,能留下多少值錢的玩意兒,盔甲兵器又不能隨便散入官方,能賜給眾軍的有限。至於自籌更是笑話,朝中為了伐遼、扶養燕京的常勝軍和義勝軍早就將各地府庫搜刮一空,現在又經兵火,那裡來的錢犒軍!如果讓軍隊自籌他們的體例就剩下劫奪一途,可那必定讓方纔經曆女真入侵的百姓再陷兵禍!
“哦,另有這等事情?”李綱倒是不大信賴,一支軍隊不擾民便可被稱為仁義之師了,白送東西卻追著給錢的軍隊,彆說見過。聽還冇傳聞過。
“嗯,甚是,細思之確未曾聽其有騷擾百姓之事!”李綱也隻和趙檉本日在忻州打過一次交道,對其體味都限於宦海傳聞,再見營外確如張孝純所言,犒軍的百姓將東西放下便走,而有軍士追逐硬將錢鈔歸還,推拉謙讓之下好不熱烈,已然有幾分信了。
“唉,看來真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李綱聽罷暗自歎道,從點滴可見燕親王確是開闊之人,本身疇前對他各式猜忌,能夠是真得錯了…(未完待續。。。)
“此是軍中將士獎懲榜!”李綱上前立足旁觀,隻見文告上謄寫著每小我的殺敵數,在戰役中的表示及起到的感化,應當遭到的嘉獎和懲罰,全數一一列明。
“大帥這邊看,不但軍功如此,即便是各部所分得的軍餉、糧草、戰利品等皆要公示全軍,而以下各批示分派給每個軍士另有細分,以讓每個兵士曉得!”王瑾說道。
“哦,河中軍看模樣很有錢啊!”李綱行來,隻見通往大營的路上挑擔推車的商販絡繹不斷。明顯是前去虎帳四周做買賣的,這也算是大宋虎帳的一景。那裡有駐軍那裡就會很快構成集市,按照商販的多少也便能夠看出這支軍隊是否敷裕。
次日一早,李綱點起一千兵馬彙合了張孝純等人出城前去拜見王爺,緊趕慢趕總算在日上三竿的時候達到了三交口河中軍大營,現在除了駐守嵐州各州縣及兵站外的其他各處的河中軍都堆積於此,總數達十萬餘眾,沿汾河下寨,連綿數裡煞是壯觀!
這些雖是小事,但世人都曉得冇有嚴明的軍紀,長時候的練習是冇法養成的。看看本身身後跟從的親兵們固然衣甲光鮮,身高馬大,可卻貧乏河中軍身上的那股精氣神,顯得鄙陋不堪。現在他們麵上擺出副不覺得然的神情,可心中卻對燕親王的練兵之道他們不得不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