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好計[第2頁/共4頁]
“二爺,那又能如何辦呢?婚姻大事自古便是如此,二爺您就不要多想了,隻是折姐姐如果曉得您即將大婚,不曉得會如何,隻怕她的日子會更難過!”趙信歎道,王爺對此都有力抵擋,她又能如何辦呢。
又是一個月,燕王府整修一新,又到了陽春三月,枯黃退去,綠意盎然,殿中人高的紅燭日夜不熄,四周牆上掛上了密密紮紮的紅帳,映得合座紅,屋中擺著東海的夜明珠,南海的珊瑚,波斯的掛毯,西夏玉屏、契丹的白鹿皮、屋中熏著東南亞的香,窗戶全數換成玻璃窗...正殿高懸聖上親筆‘天作之合’金匾,可謂都麗堂皇...
燕王府高低逢此大事,當然更是不吝人力、物力,而燕王府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襄邑府中的支出就足以對付,底子不消動用王爺的小金庫。王府中的人手不敷,襄邑莊子中的人有的是,鄭福、鄭祿呼啦啦帶來了三四百人,從大小管事到做飯的廚子,掃地的雜役都不消著請外人,所需的蔬菜、酒水、糧食、錦緞,流水似的拉進王府,得了信的三大商隊更是極力而為,隻要府中需求,皆遣人尋到,千裡送到。
“趙信,我最想娶的是你,不是甚麼朱家、折家的娘子,你要如何才氣明白我的情意!”趙檉拉過趙信將她摟在懷裡說道。
“我有甚麼不歡暢的,多了主母,今後便不需求我每日前後服侍了!”趙信緊跟上來笑笑說道。
根據軌製,諸王納妃,賜女家聘禮白金萬兩,當然不止於此,還要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壺、彩四十匹、茗百斤,頭巾緞、綾、絹三十匹,黃金釵釧四雙,條脫一副,珍珠、虎魄、瓔珞、珍珠翠毛玉釵朵各二副;銷金生色衣各一襲,金塗銀合二,斑斕綾羅三百匹,果盤、花粉、花冪、眠羊臥鹿花餅、銀勝、小色金銀錢等物作為定禮。
“二爺,統統已經齊備,小的去了!”見喜向王爺施了一禮道。
古時講婚禮必定要提到‘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幣、請期、親迎,這六個首要步調,到了宋朝,六禮的稱呼和作法因當事人的身份職位而異,婚禮的形式逐步演變成官方之禮和私家之禮。趙佶於政和五年重修五禮新儀。要人遵循。但是其繁文縟節,言彆貴賤,拘收古禮,被人詬病,成果曲高和寡,他也曾嚴令履行,可見效甚微,這回輪到本身兒子結婚當然要做出榜樣。
“殿下,有勞哥哥了,臣弟些許小事還轟動您,真讓臣弟心中不安啊!”遵循古儀,納采所遣使者應為自家後輩,達到婦家由其致辭,表達求婚企圖,與仆人答對。授雁,互換婚書及行問名之禮等等,算是男方的全權代表,可謂任務嚴峻,明天太子主動擔負使者。也算是給了婦家天大的麵子,趙檉固然不滿婚事。但太子示好,本身也不能撥了他的美意,從速擠出點笑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