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遵詔[第1頁/共3頁]
“王爺不要羞臊下官了,若不是王爺搶先出兵得救,下官還不知如何應對!”李綱苦笑道,“下官現在雖說又兵二十萬,但卻少良將,我是一墨客那裡曉得用兵之道,還請王爺不吝見教!”
“誒,本王雖分開,但是河東有李大人坐鎮,他在朝中亦是一力主張抗金,斷不會再呈現童貫棄軍而逃的事情!”趙檉笑道,“且現在河東有二十萬雄兵,豈容女真再度等閒南下,今後河東就奉求給李大人了。”
“嗯,下官記下了,王爺回京後也要事事謹慎!”李綱說道,也隱晦的提示了王爺一句,但願他不要重蹈本身的覆轍…(未完待續。。。)
“王爺一去,河東便失砥柱,女真若再遣兵來襲,有誰能擋。”張孝純神采黯然地喝下杯中酒道。
“軍中無戲言!”趙檉麵色一肅說道。
李綱先人職位隆寵,父親李夔也是天子的近臣。他本人在三十歲後又多年在朝為官。而大宋的官員,報酬之厚為曆朝之最。加上他的出身和職位,家中財產也甚多。底子不差錢,天然是不貧乏錦衣玉食,過著豪華的餬口,當然人家花的是本身的錢,無損於其政治態度。
“都說燕王仗義疏財,看來確切如此,也難過將士們用命!”範瓊訕訕說道,皇上坐擁大宋,隻拿出一千兩金子就肉疼的緊,真不如這燕王風雅,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傳聞出兵的時候收了捐款就有二百萬貫,二十萬貫不過十取其一,大頭還是落在了本身兜裡,這燕王帳算的明白。
事情再次讓範瓊絕望了,左路軍都統野利獲得的是金將完顏闍母的盔甲和佩弓,他的馬和長刀卻歸了右路軍都統正川,就這撐死值個三四百貫的東西卻樂得兩小我屁顛屁顛的。其他軍將所得更少。有的是麵金軍將旗,有的是某個偏將的兵器。歸正都是些不值錢的襤褸,但卻冇有人表示一絲不滿。彷彿這纔是他們獲得的最好的犒賞…
“切不成有幸運之心,金軍在中京屯兵數萬覺得救兵,雖有千裡,但他們多為騎軍瞬息可至,如果河東一失,則京師又將再陷兵火!”趙檉說道,在汗青上金軍就在不久後再次兩路南下,宗翰攻破太原,兩路金軍會兵開封城下,成果就是讓人家給連窩端了!
“大人過謙了,見教說不上,卻有兩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趙檉擺手說道。
“飯食粗陋,兩位大人包涵!”趙檉對兩人說道。他倒不是客氣,他們各自桌上的菜與軍士們無異,隻是大盆換做了盤子,看著高雅了些。
此次祝捷,趙檉令人趕鑄了一千隻金碗,三千隻銀碗和五千隻銀盃用以嘉獎有功,李綱拿起一隻金碗看了看,碗內刻著‘保家衛國,功勞永存’八個字。因為時候倉促製作的並不精美,乃至看起來非常粗糙,但是分量實足,毫不是那種薄如蟬翼的以次充好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