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海陸齊進[第3頁/共4頁]
程僖綬接令後立即又快馬趕回登州,他在登州知府劉子安的幫忙下早已在此設立了基地,當他身穿三品官服,手持聖旨走進登州水軍大營時,滿營皆驚,誰也冇想到昔日對他們阿諛有加的程大掌櫃的竟然成了水軍都統製。在他們再看到百艘戰艦服從他的號令駛入港口時,滿地都是牙齒和眸子子,而這恰是程僖綬想看到的成果,本身終究在他們麵前站起來了。
自宣和七年女真第一次入侵已經疇昔了四年,宋朝的禁軍根基崩潰,各州府的勤王軍及義勇和鄉兵成為抗金的主體。朝廷、趙構和趙檉當時為了安撫眾軍都曾各自任命官員,由他們掌管所轄州軍的兵權、政權和財權,作為抵當金軍的“救弊之道”,在宋金交界地區和京畿四周的各州軍,究竟上已由土豪、潰將、攝官、“群盜”等所分據。
程僖綬的任務是領受大宋原水軍,剔除老弱後全數收編,並大範圍招募軍兵擴放逐力,修造戰艦,全軍達到兵員五萬,戰艦千艘的範圍,建立登州、明州、泉州、海州四個水軍基地。抓緊練習,斷根大宋周邊海疆的海盜,保持海路的通暢並開辟航路。同時封閉金海本地地區,阻截他國商船,製止他們與女真人買賣。
留守都城的軍隊重新擴編為中心禁軍。相沿複興軍各軍番號和體例,設京畿鎮守司,賣力京東東路、京東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四路、四京府的防務。至此複興軍完成向禁軍的竄改。總兵力達到二十萬人,雖擴大了一倍。但是比之本來鼎盛期間的八十六萬禁軍的龐大仍然縮水很多。他們仍因循複興軍的疇昔,利用以火器為主的兵器。而兵力漫衍仍然保持了太祖期間定下的中心、處所兵力參半的格式。製止兵變的產生。
大宋分為二十六路,此中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個,監六十三個,但是此次改編後,閉幕了疇昔的廂軍,改之以各路帥司統領的處所軍,每路按照人丁多少、治安狀況與邊情設一將或數將鎮守,每將體例二千人至五千人不等。同時可視環境編組役軍,擔負修造、治水、運輸等事情,當然這些軍隊實際上就是苦役營,兵員多為放逐、服刑的罪犯和戰役中的俘虜,就當是勞動改革了,報酬當然也不能劃一了。處所軍總兵力為二十五萬餘人。
程僖綬固然也不完整瞭解官家的企圖,在他看來即便是以現在的範圍也足以橫掃周邊諸國的水軍,稱霸海上,可他像府中其彆人一樣有一種對官家可謂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