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天津條約(十一)[第2頁/共3頁]
“洋人打到天津,這北京民氣惶惑也是普通,”德齡淡然開口,涓滴不覺得意,“你好好駕車。”
“是,”五福趕緊下去傳旨,小安子拿上來了銀筷子,杏貞加了個鬆子春捲剛吃了一口,方纔出去的五福帶著一個宮女出去,“皇後孃娘,麗妃娘娘派人來了。”
杏貞對著水銀鏡理了理鬢邊的珠花,轉過身子到了膳桌前頭,小安子剛好把早膳籌辦安妥,杏貞拿起筷子一看,是極新的紫金梅花快意淩雲筷,微微皺眉,“如何不是昔日的銀筷子?”
杏貞昂首瞥見是麗妃的貼身婢女春兒,對著春兒點了點,表示她說話,春兒福了一福,“皇後孃娘萬福金安,我們娘娘方纔做了一個紅色鴛鴦肚兜,想著讓娘娘去瞧瞧,如果好,就再做一個給大阿哥。”
“如果一味讓步,洋人這頭是滿足了,可天下人的言論實在是刺耳極了,就單單瞧瞧先帝朝簽訂《南京條約》的耆英、伊裡布,伊裡布就任廣州以後,舉城鄙夷之,連找幾個轎伕都找不到,世人都以為他是賣民賊,不久就恐憂而死了;耆英倒是冇死,隻是從兩廣總督掉到四品頂戴,五年的時候還因為兒子的事兒被判了個圈禁,若不是此次又要辦洋務,皇上如何會想獲得他!這些前車之鑒,老夫不得不都看在眼裡,想在內心啊。”
“皇後孃孃的意義是:互市港口可加,佈道亦可,補償喪失也可,決不能割地!”
“德公公說今個早上就出宮辦事,想必這會子就到了。”
室內沉寂無聲,隻要德齡的聲音低低地響起。
杏貞站了起來,“我去麗妃的姑息用一口罷了,事情要抓緊辦,小安子,德齡如何說?”
馬車到了一個宅院的角門,門邊還種著極其富強的薔薇花,德齡跳下了車,環顧擺佈,冇發明有人盯梢的環境,走到門前漸漸地叩了三下,又快速地叩了兩下,那角門咿呀一聲翻開了,內裡的門子明顯是認得德齡,冇說甚麼話,就讓開讓德齡出來了。
“是,您老跟著我往這邊走,王爺說了,隻要您白叟家來了,不管何時都不消通報,直接去便是了。”
“嶽父大人,”這老者恰是東閣大學士瓜爾佳桂良,也是恭親王的嶽父,幾年分開朝政,奕有些低沉,本來漂亮的臉上有些暗沉,聽到桂良的發問,奕忍不住苦笑了起來,“我如何能曉得皇上的意義,您也不瞧瞧,哪些事兒我是能插上手的!皇上隻是讓我在上書房讀書的。”奕的言下之意,這些事情他實在是不宜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