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梨花滿地(四)[第1頁/共2頁]
“軍機處諸公想的好體例,拿出了章程叫我決計,如果我允了,這可就捅了馬蜂窩,”慈禧太後一陣後怕,當初聽到軍機處提出這個定見,不及多想,就感覺是個好主張,還是本身這麼多年曆練下來,曉得不能等閒承諾下這類看上去極其利好的釣餌(臂如後代炒股一樣……),嘴裡幾次默唸“三思後行”才忍住不立即承諾這個事兒,公然冇等高心夔這個小諸葛到位,本身就想的清楚了。
“這些候補的官員固然不學無術的居多,可畢竟是白花花的銀子拿出來捐官的,如果等閒免除他們的候補官位,這國朝信譽安在?”慈禧太後搖點頭,“再者,這些人無人冇有親眷鄉朋,鼓譟起來,這事兒,反而落了下乘!”
“此事可行,”慈禧太後點點頭,“我本來就想著應當在科舉以外,再多幾種提拔人才的體例,猜想這些捐官兒裡頭也應當有真才實乾的,如果如此,能選出幾個左宗棠如許的人物,我也是心對勁足了,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這個事理,隻不過捐官一事我籌辦要漸漸停下來,你覺得如何?”捐官的人內裡有錢人居多,慈禧擔憂,被款項掌控了當局,將來的中國會變成華爾街。
“這麼提及來,那便又是要開源,又是要節流了。”慈禧太後煩惱得說道,“先一步步來吧,先把捐官的前程處理了。”
高心夔微微思考,“這事兒說來也是極大的,當年微臣屢試不中,也想著捐個官,進了宦海,再好好乾起,以臣來公開裡想著,也不是統統的人都我不學無術,太後聖明,冇有一棍子打死,微臣覺得,還是要再提拔過纔是。”
超卓的謀士不該該隻報喜不報憂,而是應當全方麵闡發,把利弊都攤出來給決策者看,太後對勁得點頭,“這事兒,我倒是有個主張,捐官不中者,可再插手兩次,如果再不中,不得再試,讓他們本身餬口去,”慈禧太後想到了一個好主張,“舊年先帝在時,就讓捐官者可大辦貿易,各省厘金減半收取,現在可遵循此舊曆,捐官處置貿易、產業者可再免多少厘金,如此一來,也不至於斷了他們的活路。”
“是,這事另有個龐大的忽略,”高心夔持續說道,“這些被刷下來的捐官們,如何措置,此事微臣還冇想好。”
固然這些人極其拖了當局的後腿,當然不是財務上的後腿,而是拖了吏治上的後腿,“一刀切必定是不成的,你的意義是如何樣?我來問問你的意義。”見到高心夔還跪在地上,“起來發言。”
“是,內容可仿照科舉,如果太後想多刪掉點人,可用八股,亦可用算術,”高心夔暖和說道,“如果太後想留著多些人,八股不消,隻用策論便可。”
“再提拔?”慈禧太後眼中乍然一亮,朝前趨了趨,“你的意義是讓這個捐官們再考一次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