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倡議垂簾(完)[第1頁/共2頁]
“相互,相互。”勝保接著又說,“今兒我一到,就看到了那通痛斥董元醇的明發。肅六也過分度了,這把皇上放在火上烤啊,皇太後可還在呢!”
聽他的口風,大有躍躍欲試的意味,但怕他也象董元醇那樣,不睬會機會如何,貿冒然陳奏,反又為皇太後帶來一個困難,以是曹毓瑛想了一下,如許答覆:“此是國之大計,非中外物望所繫的重臣,不宜建言,言亦無益,不過鄙意覺得,總要等回了城,才談獲得此。”
鬻拳是春秋楚國的大夫,曾作兵諫,勝保用這個典故,表示他還不肯應用武力來竄改政局,曹毓瑛雖分歧意他所說的“逆踰未彰”的來由,但不消兵諫的主旨,他是完整同意的。
當然是從路程談起,勝保奉告曹毓瑛,他出京的時候,恭王還未回京,但在旅途相遇,曾作了長夜之談。又說:“恭王特彆關照,說到了行在,無妨服從老兄的指導。一介武夫,彆無所長,隻略讀了幾句書,還曉得還禮天下士罷了!”說著,扶一扶他那副蓋了半邊臉的大墨鏡,拈著八字鬍髭,哈哈大笑。
不容他開口,勝保口風一變:“不過,董元醇也實在該痛斥!那種筆墨,也能夠上達天聽嗎?”
勝保微微一笑,表示謙謝,然後換了個話題,談到顧命八大臣的統統作為。曹毓瑛也就把他的所見所聞,用安靜的口氣,談了很多,勝保持杯聆聽,不時輕擊著大理石的桌麵,顯得非常遲疑似地。
是以,勝保一到熱河,氣度場麵比恭王還大,隨帶五百親兵,層層保護,即是在天子腳下設置了欽差大臣的行轅。親貴大臣,是肅順一派的,天然要假以詞色,是恭王那麵的,更對他寄以莫大的希冀,決計交歡,非常尊敬。
“幸虧回城的日子也快了,麵前他們總還不至於明目張膽,有所圖謀。”勝保停了一下,把那副大墨鏡取了下來,瞪著眼又說:“有我在,諒他們也不敢有異心!”
“此時還未可效鬻拳之所為。因為八臣的逆踰,到底未彰。琢翁,”勝保問道,“你覺得如何?”
曹毓瑛冇有說話,隻視野始終環繞在他擺佈,等待他作成嚴峻的決定。
“天然,天然。”
等他講完,勝保說道:“顧命本為祖製,但弄成本日的局麵,為先帝始料所不及。我辱蒙先帝見知,手詔獎許,曉得我‘赤忱為國’,天然不能坐視。”說到這裡,站起家來,踱了兩步,取出一個碧綠的翡翠鼻菸壺,拈了一撮鼻菸,用力吸著。
曹毓瑛又奉告仆人,京中亦正在策動垂簾之議,主其事的,彷彿是大學士周祖培,他的西席就是近年崛起的名流李慈銘。周祖培請他考據前朝太後稱製的故事,李慈銘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臨朝備考錄》,列舉了漢朝和熹鄧皇後,順烈梁皇後,晉朝的康獻褚皇後,宋初遼國的睿智蕭皇後,懿仁皇後,宋朝的章獻劉皇後,光獻曹太後,宣仁高太後,一共八位的故事,作為垂簾之議的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