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資訊不對稱優勢[第1頁/共3頁]
當然了,這也是普通的,香港買賣所固然按期分紅,但當局有規定,非獲得特許,小我和公司投資者,最多能夠持有5%的股權,製止被一些本錢歹意控股。
提早預知將來,則能夠富可敵國!
但香港買賣所例外,這家買賣所,也是在港交所主機板停止上市。且,除了運營本錢和辦事和技術進級之類的開支,每年賺取絕大多數的利潤,都分給股東。
2004年12月,小火伴代價投資公司,將套現勝至公司的4100多萬美圓的資金兌換成3.23億港元。
而任何一個金融市場內裡,巨大的公司和渣滓公司都一樣是很多。能不能贏利,老是需求投資者的聰明和運氣。
嗯,某種程度上講,王啟年比巴菲特還要短長。
一係列的投資,都是雷厲流行,效力比實體經濟環境下, 入股一家公司要簡樸的多。
王啟年固然一向謙善說,本身的贏利全數都是運氣,但是,一向被人翻白眼,當作是謙善過分,也就是裝逼。
香港買賣所,主管香港的股票、基金、債券和各種證券買賣。
接下來,買入“香港買賣所”這家特彆的上市公司股票,以每股15港元擺佈的本錢,買下2154萬股香港買賣所的股票。
證券類的公司像是賭場抽水,賺取傭金。創投公司,投資一些有潛力的公司,將這些公司搞上市以後出售股票套利,相稱因而出售賭具給賭場。
證券市場上買入一家上市公司的暢通股票,僅僅需求在電腦上敲擊鍵盤,輸入本身想要買入的數字,隻要市場上有貨,很快便能夠成為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東。
不過,這個上風也僅僅能持續保持十年……(未完待續。。)
幾近統統人,體味王啟年投機倒把經曆的,都將他視為跟巴菲特一個水準的人物。
這也屬因而普通征象,香港真正的核心經濟命脈是金融。而香港買賣所的首要性,乃至比彙豐銀行之類的大行還要首要,天然不成能容忍這家特彆的公司被本錢薄弱的蠻橫人控股。
――“在股票投資方麵,散戶絕對具有難以置信的上風。有些散戶在化工行業事情,有些則在造紙行業失業。他們將比我提早9個月得悉化工行業的景氣狀況竄改。他們能最早曉得氯呈現了完善。他們能夠率先曉得腐蝕劑缺貨。他們能第一時候曉得庫存發賣結束。但是他們卻去買生物工程類股票。他們也曉得修建一座氯氣工廠需求5到6年。現在在美國,獲得一張保齡球館的環保批準都很困難,更不消說具有腐蝕性的氯氣工廠了。人們能獲得他們所處行業的很多資訊。”
在套現了勝至公司的股票以後,小火伴公司的停業,臨時還不需求動用這筆資金,為了保值增值。王啟年用這筆資金再度停止代價投機停止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