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第367章 明誌[第1頁/共4頁]
顧同一問,參悟人生幾十載的辛棄疾和陸遊焉能不明白,顧同這已經在悄悄考量他二人了,不過因為對於顧同心有好感,再加上顧同有切實在實為了江山一統做儘力,辛棄疾也好,陸遊也罷,也都不肯意被這位冉冉升起的權勢人物看作隻會愛弄文章的淺顯士人,因此思考了一會兒以後,辛棄疾搶先說道:“當今局勢,宋、金對峙,西夏環顧一側,西遼、大理、吐蕃小國,各懷心機,然女真人善兵戈,因此可列當今一霸,不過據聞大金海內,民生凋敝,經濟混亂,也是走下坡路了;西夏小國,不敷為慮,李元昊以後,就再也冇有甚麼王氣了,遲早必滅之;西遼,契丹餘孽所建,占有古西域,比及將來中原一統,遲早亡之;大理、吐蕃,小國也,比及中原定鼎,其王必然來朝。至於我大宋,曆經險難不忘,此中一批批仁人誌士為了家國一統,不竭馳驅,可歌可泣,隻要我漢人不亡,則定鼎祚耽誤。”
比如現在,當見到風塵仆仆,一起星月,千裡而來的辛棄疾和陸遊的時候,除了見麵那一刹時顧同有半晌的動容以外,以後,卻也感覺麵前坐著的就是兩個懷著拳拳愛國之心的白叟,除此以外,淺顯淺顯,再無其他。
陸遊的讚成,辛棄疾的打趣,都讓顧同有幾分受寵若驚,不過量年的熬煉,讓他已經有了榮辱不驚的本領,是以悄悄一笑,以示謙善以後,這才說道:“一時戲作,焉能入大師法眼?稼軒公的詞作,超神入化,縱觀詞壇,唯東坡先生才氣對抗,是以如果在稼軒公麵前說詞作,可就真的是孔夫子麵前賣文章,關老爺麵前耍大刀,自討敗興了,至於放翁,平生詩作無數,令人佩服的時,放翁詩作,每一都城能夠鼓勵民氣,此中憂國憂民之情,更是溢於言表,至於詞作,一曲《釵頭鳳》,如歌如泣,聞之者,莫不淚歎。本王之作,更不敢在您二位麵前矯飾啦。”
就如許,三人從詩作談到文史,又從文史談到時勢,天文地理,均有觸及,所幸的是,有宿世的知識堆集,顧同還是能夠應對一二的,當然,在一些詳細的題目上,卻始終比辛棄疾和陸遊兩人差了一些,是以一番扳談下來,顧同也是大有收成,心中更是激烈的但願,能夠將二人就此留到身邊。
辛棄疾一說話罷,顧同併爲焦急著說甚麼,而是將目光看向陸遊。
帶著幾分謹慎翼翼,顧同暗自構造了一番說話以後,對辛棄疾和陸遊說道:“稼軒公,放翁先生,你二位對於天下局勢可有甚麼觀點冇?”
盼望光複失地,盼望家國同一,此乃陸遊必勝夙願,是以他不想落空機遇,他想讓顧同成為阿誰主導天下同一的強勢人物,比如周公普通,幫手天子,再造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