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 討恩典[第1頁/共3頁]
人道是酒入愁腸愁更愁,本來她就冇甚麼酒量,現在又空著肚子灌酒,早就醉了。若她現在冇有喝多了酒,她會聽到前麵的話,可她就這麼醉倒在桌上了。
“藝珍雖調皮,這話卻也正合我的心機。”朱元璋點頭帶笑,放下空杯一指藝珍,又向世人笑道,“本王現在彆無他求,唯乞降夫人白首偕老罷了。”阿秀饒是在當代看慣了言情劇,仍然難以消受朱元璋如此直白的話,臉上騰的一下熱漲起來。
朱棣當然是朱元璋的孩子,隻是過分早熟罷了,他流著朱元璋和佩茹的血,天賦便是野心和機謀,天然是和朱標分歧。朱標雖是蕙蘭之子,但比起他的弟弟們,唯獨丟了野心和計算,恐怕因為嫡宗子的身份,被阿秀扶養而至。言行舉止,都有些澹泊寬大的味道。
朱元璋帶笑相問:“何事無妨直言,儘數依你就是。”藝珍有幾分像蓮兒往昔般的直性子,在一旁幫腔:“王爺最疼便是姐姐,姐姐儘管說,彆說一個,隻怕就是幾百樁,王爺也是冇二話的!”
小小的朱棣臉上浮起絲不悅,朱標是他的長兄,他年紀又小,倒是冇甚麼忌諱的,隻因這孩子過於早熟,一時感覺阿秀隻疼親生的兒子,本身拿熱臉貼了她的冷屁股,有點吃味。
世人中蓮兒是無所出也無所爭的,自是冇甚麼設法;達氏也偶然和朱元璋靠近,隻望榑兒能安然長大;藝珍是坦直性子,也冇甚麼打緊;清筠眼下也冇甚麼籌算。朱標聽聞,內心多了些沉重,他不是弟兄裡最聰明的,也不是最剛烈的,母親的深恩過於早的給了這個少年壓力,恐怕也算為他今後的結局埋下些伏筆。
阿秀此言並非冇有私心,將來朱元璋坐定天下,本身天然是皇後的不二人選,縱觀史上朱元璋的諸位皇子,唯朱標是刻薄敦和的,打江山自是要鐵腕鐵血,守江山卻也須很多些寬仁,朱樉朱棡都是暴性子,難成大器,其他諸子又小,位分也低於朱標,故而纔有了這番籌算。(未完待續。)
此時,戲台上的鑼鼓也重新敲打起來,園子裡又是一派喜氣平和。除了天瑩和蕙蘭兩人帶出了色彩,方纔的統統不快竟然都似冇產生過普通。朱標自中間的丫頭手裡接過酒壺,給阿秀斟上酒,她含笑接過執杯敬對朱元璋:“臣妾敬王爺。”說完,一飲而儘又道:“本日是王爺壽辰,臣妾想在王爺這裡討個恩情。”
阿秀內心本是非常樂意他如此的,恰好聽了朱棣這話,再瞥見朱棣不肯聽王爺的話起家,以是有了遊移之意,感覺這孩子的神采,不太像是孩子的模樣,又模糊想起了徐達當日的各種,內心一時驚奇起來:難不成這孩子也是穿越的?不不不,已經有了太多的穿越者了。正要再往下想,蓮兒見她遊移,內心猜想是阿秀因為朱棣母子昔日的各種有所顧忌,出來圓場:“姐姐這是一時歡暢壞了。棣兒起來吧。”阿秀回了神,再細辯白朱棣的神形,目光是清澈的,隻是早熟的孩子,也收起了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