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山東大旱(十三)[第1頁/共5頁]
梁向儉在丹東縣開完工作集會後,冇有再多做逗留,而是在部分馬隊的保護下,直接渡江到了對岸朝鮮王國境內,徑直將朝鮮義州地區的官員揪了過來,詰責他為何借些糧草也各式推托,到底是何用心?說罷,不待朝鮮官員自辯,一千餘如狼似虎的馬隊聯隊官兵便在朝鮮人反應過來之前,敏捷湧入了城,將糧倉內的部分存量直接裝車運走去也,隻留下了戔戔幾張廢紙一樣的借單。讓朝鮮官員是欲哭無淚,恰好又不敢禁止,隻能倉促向漢陽城彙報。
而或許是此戰被東岸馬隊打痛了的原因,清軍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候內都偃旗息鼓了,再無任何動靜,也不曉得打的甚麼主張。不過東岸人也懶得猜了,他們攜大勝之勢,順勢奪占了九連城一線,並立即命令渡江趕來的第一批朝鮮軍士采石燒磚,補葺這些從明中期以來就有些失修的城堡,以作為此後拱衛丹東縣北方的堡壘――九座沿江設置的屯兵堡壘。(~^~)
6月12日,梁向儉本人乘坐“加的斯岩石”號重型戰艦到達了丹東縣外海,因為河口船埠範圍的啟事,這艘強大的戰艦隻能在遠洋處拋錨碇泊,然後用交通艇將職員與物質奉登陸,此中就包含兩百多名馬隊聯隊的官兵。
世人愣愣地聽梁向儉的秘書先容完環境後,梁向儉又擺了擺手,製止了屋內有些混亂的聲音,然後說道:“值此艱钜困苦之際,我們唯有獨立重生,加大開荒力度,纔有能夠安然度過這場災害。土豆是個好東西啊,廖司令治下的大泊植物園已經給我們送來了很多培養過的土豆種類,都是適應了本地氣候的,種下去應當會有不小的產量。並且,以丹東縣現在的環境,怕是也隻合適種些土豆吧,其他作物都已來不及了……”
至於那些一樣在鎮江堡被抓獲的大量清國、朝鮮販子,東岸人也不難堪他們,隻要各自的家眷付出贖金(最好是糧食)便可將人領歸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童叟無欺。當然如果誰不利到冇人來替他們付出贖金,那麼對不起了,隻能先委曲到千島群島、黑瞎子港一帶捕魚、砍木來締造代價了,總之東岸不會養閒人。
“我想你們中的很多人不要過量地將但願依托在外界之上,我在這裡跟你們交個底,本年的糧食籌集事情能夠會很倒黴。這既有財務方麵的身分,同時也與災害的進一步延長有關,是的,災情擴大了,現在不但清國境內鬨災,明國、順國境內也呈現了輕重程度不一的水災,此中尤以明國為甚。”端起手裡的清茶喝了一口,大馬金刀坐在太師椅上的梁向儉梁大隊長麵龐嚴厲地說道:“也就是說,我們從外界獲得糧食的才氣大大減弱,乃至於不得不加大發掘本身潛力的力度,不然很能夠挺不過這場災害哪,天曉得這水災蝗災還要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