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九章 穩定增長的經濟

第九章 穩定增長的經濟[第1頁/共4頁]

給黑水地區治下軍民彌補植物性蛋白質的除了漁產品外,就數在利尻島、禮文島以及奧尻島上散養的各種植物了。這些島植被富強,但麵積狹小,對這些散養植物來講是天然的監獄。前些年東岸人每年都往島上放生大量的牛、羊、駝鹿、馴鹿和麅子甚麼的,顛末幾年時候的滋長,現在種群數量已經大為增加,計有麅子1435隻、牛4218頭、羊12800餘隻、駝鹿300餘頭、馴鹿769頭。遵循捕獵打算,每年大抵能為黑水開辟隊供應數百噸的肉食。

到了當時候,新組建的挺身隊第四大隊兩千名官兵就將與部分炮兵一起,進駐這個黃海岸邊的堅毅要塞,將山東半島的腰部緊緊節製在手裡。目前第四大隊兵源方纔募集結束,尚在煙台整訓。邵立德本人對這支軍隊也非常上心,他乃至為此親身去大泊港考查募來的山丹、日本兵士,而參軍夫隊抽調出去的明人軍夫他也都停止了詳確的考查,確保冇有兵油子混入軍隊中。在煙台練習期間,他更是抽暇找每個軍官噓寒問暖,體味他們的思惟靜態,以便做到心中稀有。

畢竟,遼海每年夏季最冷的那段時候都會封凍一兩個月擺佈,這時候東岸水兵的運輸船將冇法出動,這極大影響了軍隊後勤物質的供應。是以,在夏季不結冰的黃海岸邊修建一座新船埠,就成了邵立德著力推行的新政策。

跟著遠東自給才氣的加強,現在本土運來的兵器設備是越來越少了。黑水開辟隊下轄的養馬島工坊目前有硝田製硝配火藥,濟州島工坊還操縱豐富的質料(牧場)製造皮甲、弓箭,同時也能簡樸補綴槍械、火炮、鎧甲以及後勤車輛。這些才氣的加強,已經極大地減緩了本土的運輸壓力,使得運輸船從本土開來時能夠更多地照顧棉衣、酒類、染色皮具、優良金屬器具、菸絲、蔗糖、可可、番筧之類的日用消耗品,多少也能補助一下運輸本錢。

實在這個打算在1648年時就已經陸連續續展開了,當時東岸雄師在山東縱橫馳騁、高歌大進,新上任的邵立德在莫茗的建議下,抓取了大量民夫,拆掉了殘破的膠州城,開端在海灣內覓了一處深水海岸修建要塞。這座要塞的範圍比煙台略大,磚石水泥佈局的棱堡,用於拱衛船埠的安然。

總而言之,現在的黑水地區在經曆了莫期間的狂飆突進後,開端進入了邵期間或者說魏期間的療攝生息。固然火線仍舊在連番大戰,但火線黑水港、大泊港、南庫頁墾殖局、利尻島等地約1.6萬永久住民卻始終餬口在安靜當中。他們與數量超越七萬的臨時住民(待運移民)一起,用勤奮的雙手和堅固不拔的意誌,締造出了大量的財產,有力支撐了火線的戰役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