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智利的進展(四)[第2頁/共5頁]
東漢時,公元32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麗遣使奉獻,要求臣屬玄菟郡,是漢王朝郡國,通化為其節製之地。
******************************************************
公元1646年,清定都北京,在東北前後設置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統帥官兵分地統領,鎮守邊疆。公元1657年,置奉天府,通化為奉天府統領。
1985年,撤消通化地區,實施市管縣體製。通化市升格為地級市,並將通化地區的通化、集安2縣劃歸通化市統領。渾江市升格為地級市,並將通化地區的撫鬆、靖宇2縣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劃歸渾江市統領。撤消海龍縣,設立梅河口市(地級),以原海龍縣的行政地區為梅河口市的行政地區,並將通化地區的輝南、柳河2縣劃歸梅河口市統領。[1]
1971年通化縣遷駐快大茂鎮。通化地區轄2市、7縣、1自治縣。
用電腦看的冇題目,用題,隻要冇在我還冇點竄時點開章節就行。而一旦點開,弊端的章節內容就下載了下來,進入到手機緩存了,這個時候我即便點竄了手機客戶端仍然是弊端內容,始終不會竄改。
1960年撤消通化縣,併入通化市;撤消臨江縣,改設渾江市(駐八道江鎮)。通化專區轄2市、6縣、1自治縣。
西周初,通化為肅慎之南界,宣王時,在“肅慎、燕、毫吾北土”的“北土”境內封韓侯,主領本地濊貊民族。通化為韓侯領地。韓侯失國後,被商朝王族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鮮”所統治的侯國併入,箕子侯國為周王朝冊封的諸侯國,通化為周的領地。
這個時候隻要重新下載這個章節,如果不可的話就隻要刪除本書下架,然後再重新加一次上架便可。
公元1261年,元中統二年於遼東設“總管高麗、女真、漢軍萬戶府”通化屬之。通化縣多數嶺鎮出土了元朝左衛阿速親軍千戶所印。
1956年啟事省直轄的東豐縣劃歸通化專區。轄10縣。1958年啟事省直轄的通化市劃歸通化專署帶領。將東豐縣劃歸四平專區。撤消長白縣,設立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海龍縣遷駐梅河口鎮。通化專區轄1市、8縣、1自治縣。
集安市
新石器期間(約5—6千年前)早在6000多年前,通化市渾江兩岸已有新石器期間的前人類,在漁獵稼穡,繁衍生息。跟著汗青的生長,通化處所的前人類顛末耐久相互影響,逐步構成了中原、肅慎、濊貊三大語族先世居住的處所。
通化市位於中國東北東部,吉林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25°71\'--126°44\',北緯40°52\'--42°49\'之間。東接白山市,西鄰遼寧省的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南與朝鮮民主主義群眾共和國的慈江道隔鴨綠江相望(邊疆長約204千米),北連遼源市的東豐、吉林市的盤石、樺甸等縣(市)毗鄰。南北長238千米,東西寬108千米。全境幅員15698平方千米,約莫占吉林省總麵積的8.1%,郊區位於渾江兩岸的階地上,麵積為761平方千米。(未完待續。)